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武勋(2 / 2)
打从土木堡之变后,夹着尾巴做人的大明勋贵终究是扬眉吐气,彻底摆脱了文人的打压钳制。叛乱过后必然有一场大清洗,随着江南这块旧党文人的阵地失守,武勋复辟势成必然,这是永乐朝后从未出现过的盛事。魏国公徐弘基老当益壮,江南武勋之首,这位老将不免意满自得。
谁曾想有朝一日,他这个蜗居南京的闲散国公,竟能屹立于朝堂之上,决断军国大事呐。这在英宗之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土木堡之后,文人对武勋的打压到了极致,自孝宗朝伊始更是变本加厉,以文制武几成国策,造成的恶果便是马六甲丢了,西域丢了,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
这当口,丁文朝一撩袖袍,却取出了一封密信交与国公爷。魏国公瞧见那书信落款,精神一振,竟是大都督马城命丁文朝转交的一封书信,便是写给他这个老朽的。
撕掉武相轻在中原上国由来已久。
武人得势便将文人将猪狗般屠戮,文人得势便变着花样打压武人,一言不和就上弹章,吐口水。归根结底,马城将之归咎于儒教对知识的垄断,所谓知书达理,武人不读书,不认字,如何能懂得大义所在,舍生赴死的道理呢。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就是中原上国祸乱的根源。
魏国公徐弘基放下长信,摘下老花镜,瞧着不远处太子殿下通红的小脸,心中竟豁然开朗,朝着北边拱了拱手,拜了三拜,这老朽的国公终于晓得马城创立兵学的初衷与深意了,大明兵学,可为万世开太平,一举奠定大明今后数百年的皇图霸业。
徐弘基稍一沉吟,便决断道:“太子殿下,当入兵学研袭军制兵法,,此事老夫做主了!”
丁文朝咧嘴一笑,恭维道:“老国公英明!”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