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9 御前打架】(2 / 2)
天启皇帝朱由校似乎有些不耐烦,魏忠贤和客巴巴等人的反应则不光是不耐烦了,而是还带着明显的惧怕!
是,朱由校是什么都听客巴巴的,客巴巴则和魏忠贤穿同一条裤子,可皇帝毕竟是皇帝,朱由校也不是傻子,还是有独立想法的。
真的有什么事情捅到了皇帝面前,就是捅破天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这是什么场合?陛下正为东李娘娘去世而悲痛万分!你当这里是朝堂吗?杨涟!你是要阻碍陛下尽孝道吗、你居心何在?”魏忠贤大怒的打断了杨涟的话。
韦宝这才知道,哦,原来这个人就是杨涟?
看杨涟五十上下年纪,白白净净,一看就是一个很正派,很两袖清风的那种人。
影视剧中典型的高大上角色。
随着魏忠贤的话,立时有多人附和。
“杨涟!你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知道陛下与东李娘娘的感情吗?你这是犯上!”
“该拿他治罪!”
“对,就该拿他治罪,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居心叵测!”
不用问,说话的都是阉党一方的人。
韦宝这个时候还不太认识人,更不用说这些大员,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
杨涟是东林党领袖,按人数论,东林党依然占据人数优势!
纵然阁臣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绍轼等阁臣级别的超级大佬还没有说话,也有一众东林党高官发声!
“不管什么时候,臣子有要事都能奏!”
“东李娘娘母仪天下,为宫内外,为普通下之老百姓所敬仰,就是东李娘娘在,也一定会赞成杨涟当众奏事!”
“你们怕人说话,是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公然昭示吗?”
“杨大人乃三朝老臣,深为先帝器重,在先帝登基之时有大功劳!为何不能说话?”
阉党的人振振有词,东林党大臣的话则更加铿锵有力!
两边看形势,随时能撸袖子打起来。
韦宝不由大汗,本来依着他的品级,这种大明朝堂上时刻上演的戏码,反正他暂时是没有机会看见的,这也碰上东李娘娘过世,正好让他碰上了一回啊。
韦宝这才知道,大明党争之激烈,真是所言不虚,这哪儿是在御前?简直比农村打群架的场面还化程度和魏公公差不多。
天启皇帝朱由校之所以成长为准文盲(认字不多),归根结底,还是万历惹的祸。
万历年间,大臣亓诗教也曾上疏说:皇长孙(朱由校)十有五岁矣,亦竟不使授一书、识一字。
万历一心想让宠妃郑贵妃的儿子福王继位,所以对长子朱常洛不管不问,连儿子都不管,哪里会去管孙子?
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说朱由校的学问还是不错的。
在《明熹宗实录》的开篇,就记载说,大学士刘一燝夸赞朱由校批阅奏章时的书法“体势端严,笔法遒劲”,并对朱由校表达了自己的祝贺之情。朱由校听了这番夸赞,却也并不骄傲,反而回答道:“天寒作字较少,未能工也。俟春和时亲笔砚,尚有进益。”
意思是现在天气寒冷,写字比较少,还写得不算好,等春天到了,我写的肯定更好些。
所以综合一下,韦宝觉得,朱由校是半文盲的可能性比较高,应该是认字不多,而且语文也就是白话文水平,现代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应该是有的。
不过,朱由校这个人似乎智商挺高,认字不多,但书法却不错,写得一手好字。
这在韦宝看来,并不矛盾,因为韦宝的爷爷就是这样的。
韦宝在现代的亲生爷爷是老干部,建国的时候上过几天扫盲班,字也认得不多,但是一笔字却相当漂亮,尤其公务员常用的一些字,一个个都能拿去参加书法大赛。
所以,认字不多和字写的很好,这两者在韦宝看来是不矛盾的。
没有什么互相印证的关系,不能说书法写的不错,就代表是饱学鸿儒。
也有很多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一笔字如同小学生一般。
韦宝偷偷去看朱由校的表情,阉党大臣与东林党大臣吵的不可开交,随时要动手的样子,但是朱由校却似乎完全没有听见一般,低着头,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似乎完全要出面制止的想法。
这让韦宝非常惊奇。
大臣们都吵成这样了,随时都要打起来了的样子了啊?
你身为皇帝,不管一管么、
皇帝的威严何在啊?
“陛下,要不然将这些人轰出宫去吧?太不像话了,敢当着东李娘娘的灵柩如此放肆!”魏忠贤轻声对朱由校道。
朱由校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就是不走!没有答魏忠贤的话。
魏忠贤微微吃惊,不知道皇帝今天是怎么了?居然不听自己的?
往常,皇帝是最怕这种场面的,只要大臣们发生争执,他就会让大臣们有事奏本,找内阁和司礼监代为处理!
魏忠贤没有办法,只得向客巴巴使个眼色。
客巴巴会意,扭动纤细的腰肢,一步便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身边,俯身下来。
明鹿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