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五十五章 “学以为民!”(1 / 2)

加入书签

“这位记者,对我刚才的回答,你还算满意吗?”这时的乔梦溪,看着议论纷纷的众人,此时不由轻笑的朝着那位记者问道,当然也是顺便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满意是满意,只是现在都是预想,对于未来网络支教的成果会是如何,现在谁也不好说,所以对于薪部长,不过他们知道,这应该是文部长表态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薪部长的支持,说实话乔梦溪也并没想到,文部长会在此直接力挺,其后她又像众人介绍了一下薪火基金网络支教未来的具体布局情况。

其实宣布网络支教布局在贵西,确实是乔梦溪临时做出的决定的,从刘旭刚刚有一瞬间的失神便能看出,他也不知,不过乔梦溪的决定,也并不是盲目莽撞的,而是这段时间以来,传来的都是贵西那里缺乏志愿者支教的消息,希望薪火基金能给予帮助,所以她今天才会在发布会上,直接拍板,贵西成为网络支教的试验田,因为那里确实缺少太多老师。

乔梦溪的做事风格一向也是如此,真有点铁娘子性格,只要她认为有可行性之事,那就从不会拖泥带水。

……

“既然大家对我回答满意,那我便继续说说,薪火基金第二大发展方向,那就是“大学生下乡扶贫计划”,对此有什么疑问的记者,此时可以提问,”这时乔梦溪看着众位记者,很是利索的说道。

“乔小姐,大学生下乡扶贫是怎么一种模式?”见到乔梦溪允许提问,这时一位记者站起来在那发问道。

“想来大家应该知道,许多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很多原因是受限制于,当地人的眼界与知识还有就是人脉资源。”

“比如一些贫困地区,本身就有着优质的水果农作物,可是缺乏销售的路线,又比如一些贫困的地区的土质,按照科学的研究更应该适合种植苹果,但是当地村民依照祖辈的习惯,一直错误的选择种植小麦,又比如一些贫困地区,明明风景很是优美,完全可以开发成风景区,但是当地的人民,并未有过这种理念,所以也一直未形成风景区,而我们大学生下乡扶贫计划的主旨,便是把这些贫困地区,通过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及我们手中所拥有的资源,开发出他们所有的潜力,从而带领当地人民,不敢说是去致富,但是最少也能让他们脱贫,要知道,我们薪火基金,或者说,我们大学生交流会,最不缺少的,那就是人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这时乔梦溪看着底下的众多记者在那解释的说道。

……

“我查,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这事能够做成功了,我可以说,大学生交流会、薪火基金、都是功在当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