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以诗为刀(2 / 2)
也是练到今日,两人方才有资格学着一手绝技。
徐杰没有看够,远远没有看够,口中急道:“二叔二叔,怎么就收手了?”
“这十手先练熟,往后之招,便是要以这十手为基础。就如那宿鸟归飞急,就需要绿柳白沙堤与水压云脚低为基础。最后一招归期未有期,更是一招而出,必斩头颅落地,一刀出鞘,一往无前,军阵戾气之法,若是前面十七手不成,此招便更不能成。”徐仲面不红心不跳,慢慢解释道。
徐杰唯有连连点头,也感叹一句:“二叔,这招式之命,句句来自诗中,还句句押韵,又贴合招式之战意。董前辈,不同凡响之人也。”
徐仲也猜到了徐杰能知道这招式名称的小心思,笑了笑道:“二叔少年时候没有读过书,学的诗就都在这里了,便也是董队头教导之下,如今方才能勉强能写书信,计些数目。当真感激不尽。”
徐杰已然等不及了,又是开口忙道:“二叔快来教,怎么个平地随风起!”
徐仲看得徐秀才这猴急的模样,倒是心满意足起来,往前走得几步,微微撩起带鞘的饮血刀,从下往上在空中撩过一个漂亮的圆弧,已然开始教导两人习练十八手。
老兵不死,唯有凋,富习武。其实是很没有道理。多听寒门士子的故事,便以为寒门就是穷人,大谬矣。
“寒门”之寒是其一,是比较富家子弟而言。寒门之门,才是重要的。门乃门第,门第就不是小家小户农汉穷人的意思。
真正的穷人,哪里能读得起书?束脩,便是给老师的拜师礼。出不起适当的束脩之礼,拿什么求学?
书,多来自耗时耗力的人工抄写。一本书就价格不菲,买不起书,还读什么书?
笔墨纸砚,样样是钱,最差的也不是底层百姓在土地里刨食能负担得起的。还不说大多数连土地都没有,只能做租田地做佃农的人家。
只要家中有书的,还能读书的,再没落的人家,再寒门,再穷。也不是底层百姓所能比的,卖祖宗留下来的书都能养活自己。若是连书都卖完了,那就再也称不上寒门了。没有书,哪里的门?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连赶考的盘缠都没有,还谈什么寒门士子逆袭。
便是那些有钱人家愿意投资一些有才之人,愿意拿钱来资助别人赶考的。也不会去资助那些连家里祖宗留下来的书都卖完之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