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 2)
明面上看起来是高俅为了赵佶而做出了退让,但是实际上,却是赵佶让高俅给好好的算计了一次。不过高俅真正算计到的还是蔡京,只不过是蒙骗了赵佶而已,所以从心理上来说,高俅也没有什么愧疚感。
“嗯蔡京的事情说完了,那么说说那块石碑吧你到底是将它运到哪里去了”
商量完了正事儿,赵佶自然是准备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了,要知道运送石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说作业时大年三十,可是这街上也是有巡夜的衙役的,因此高俅如何瞒过所有可能遇到的人,这让赵佶实在是想不通。
可是高俅又怎么可能将这件事情告诉赵佶呢总不能明摆着告诉他,我让人在那石碑的附近直接挖了一颗坑,然后将是被埋在了坑里吧真要是这么说出来,高俅可不能保证赵佶会不会翻脸不认账,直接否决掉自己刚才的谋划。毕竟高俅现在的凭借,就是赵佶已经不知道元祐党人碑在哪里。
昨夜的事情,说起来很是离奇,但是实际上却是非常的简单。高俅只不过是吩咐人带上铁锹什么的去元祐党人碑那边挖个坑,挖好了之后将整块元祐党人碑平躺着放在里面,然后埋上土,元祐党人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碑的位置上再扔上一杯的碎石头也就是了。虽然说现在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想要挖坑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正块石碑也就是长和宽比较离谱,实际上厚度却是没多么厚的。因此高俅派出去的人,只要挖一个面积足够大的浅坑也就是了。虽然说天寒地冻,可是表层的土壤也是不用太费力气的,因此这些人很容易就做到了这些事情。
而高俅之所以这样安排,而不是让人将是被运走毁掉,其实还有着看赵佶笑话的心思。等到事情尘埃落定,罪己诏一发布,高俅再去告诉赵佶,其实元祐党人碑一直都在端礼门外的那个地方,赵佶的脸色肯定是会很精彩的。
只是这些事情,高俅却是不会现在就告诉赵佶的,因此面对着赵佶的询问,高俅只是微微一笑,接着开口说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你真是算了算了既然你不肯说,那我也就不多问你了。不过你这次回来是怎么打算的如此大张旗鼓的来,不会是想着在这里混吃等死吧”
赵佶也知道高俅不会在事情未定之前跟自己说实话,其实他刚才也没有报多大的希望,见高俅不肯说,便转移了话题。
之前赵佶没有来见高俅,所顾忌的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当年因为高俅的身份定位问题,赵佶将其贬出了东京汴梁,时隔三年,这人又回来了,是想着跟当年一样,还是另有打算赵佶猜不准高俅的心思,因此只能是先避而不见了。
不过赵佶却是不知道,高俅也正为这件事情而为难。要说安心给赵佶当臣子的话,那高俅是肯定不会愿意的,毕竟也是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怎么可能愿意顺从这种封建阶级思想可是想当个幕僚式的官员,那赵佶的心里肯定是有芥蒂的,毕竟赵佶是一个皇帝,肯定不愿意自己手下的臣子有高俅这样特立独行的。
想来想去,高俅却是没有想出一个两其美的办法,今天被赵佶问起,也是能是回以苦笑,“呵呵,这个么我也是没有想好,不过现在也不用太着急,这年还没过去呢,就算是我有了决定,走马上任也得等到七天之后了吧既然如此,还请皇上多给我点时间,让我考虑一下”
“你说的倒也有道理,不过你是可以慢慢考虑,朕这边的事情却是要急着一些来办了啊”
考虑到高俅说的是真的没有不对的地方,赵佶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不过跟高俅不一样,赵佶这边的事情却是不能耽误那么久的。
虽然说现在是过年期间,还在假期之中,可是元祐党人碑被毁这件事情的传播,却是不会因为过年而有丝毫的延缓的,因此这就注定了赵佶只能是尽快处理完这件事情,不然等到消息完传播开来之后赵佶这边才有动作,那肯定就要差一点效果了。
“既然如此,那皇上您该忙就忙,我现在反正是闲人一个,也没有什么事情好做的,就不耽误皇上您的时间了。”
该说的已经说完了,面对着赵佶,高俅却是不能用端茶送客的这种方式来应对了,因此只能是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你可真是算了朕说什么反正你也是不会往心里去的,与其说了之后你无动于衷,让朕更加的不舒服,还不如朕从一开始就不说了”想着要斥责高俅一番,赵佶却是发现自己拿高俅这样的滚刀肉没有任何的办法,因此只能是站起了身来,向着客厅的门口走去,“行了你就接着优哉游哉的吧朕可是真的要去忙了”
“草民高俅,恭送皇上”
高俅嘴上客气着,但是身子却是稳稳的坐在了椅子上,根本就没有站起身来,目送着赵佶离去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