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西周与秦国的战争(2 / 2)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在秦国的说客对周冣说:“您不如称赞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太后的供养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兴,这样您和秦国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绩;交情不好,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一定会获罪。”
后来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周冣果然对秦昭襄王说:“如果为大王您考虑,那就不应该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在利益不多,却使您的名声让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为秦国攻打西周的名声而害怕,一定会往东边去与齐国联合。您的军队在西周打得疲惫了,又使天下都去与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称不了王统一不了天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国疲惫呢,所以鼓励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国和诸侯都疲惫了,那样您的教命就不会通行于诸侯了。”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与秦国相对抗。西周派相国御展前往秦国,因为怕遭到秦国的轻视,就半路返回来了。有人对御展说:“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料。秦国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秦昭襄王一定会重视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视您,就表明秦国重视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西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冣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西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了西周,就转而发兵去攻打韩、赵、魏三国。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周赧王很害怕,就背叛了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周赧王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昭襄王。秦国接受了周赧王献的人口、土地,便放他又回到西周去了。
其后周赧王久不逝世,国权已为西周公与东周公把持,西周公据洛阳,东周公据巩邑。
到了东周君姬班、周赧王姬延二人逝世后,西周一地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秦国于是轻易地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宝器物,又把西周公迁到狐地。此后第七年(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干脆灭掉了东周公。东西两周就全都归属于秦国了,周王朝的祭祀从此断绝。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养足精神,如狼似虎地猛扑过来,顷刻之间,便将小小的西周国抹去了。
周赧王在西周公的劝说下,向秦昭襄王投降。秦王剥夺其“天子”身份,把他改封为“周公”,安置在梁,并把象征王权的“九鼎”搬入秦国的宗庙。
“九鼎”传说为大禹铸造,象征天下九州,也成为历代最高统治权的标志。延续八百年的周朝于此宣告灭亡。周赧王年事已高,经不起国破家亡的打击,也在这一年中病逝。其后五年,秦相吕不韦灭东周,杀东周公。再往后,秦始皇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从而揭开了新的时代。
而作为周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周赧王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却是“债台高筑”这个妙趣横生的成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