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节简贤附势是世弊 薇出手论道经邦(2 / 2)

加入书签

“释义轻视贤良,依附权势。出处《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孔传‘简,略也。贤而无势则略之,不贤有势则附之。’”

“太后说得对。社会好多此类现象!”顺丫说。

“白居易《琵琶行》,你们读过?”为开导朱育的郁闷,孙太后笑着问。

“没有!”朱育说。

“哀家每读《琵琶行》,感到诗人逝者如斯,每况愈下呀。尤其这几句诗,更感到哀悯无适‘十三学得琵琶成…五陵年少争缠头…弟走从军阿姨死…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人曾经男爱女妒,炙手可热,而今韶华不再,年老色衰,寻一非如意归宿。五陵年少、千金轻掷的客人,转目光向‘娉娉袅袅’,十三余的新人吧?人世炎凉,在教坊里巷中,是意料之中,又是无奈的事。家庭亦如此,昔盛今衰,恰是许多人,日暮黄昏的哀叹!”孙太后说。

“太后说得好!”顺丫笑说。

“谁给的圣旨?”孙太后问。

“送信使者,是内阁府跑腿,叫来如的人。他与我父亲有远亲的关系,我在开封见过他。”朱育说。

“来如?”孙太后听着,有点耳熟的名字,就不自觉笑地问。

“太后认识?”顺丫笑问。

“在德州知府,来如任小吏。”孙太后当时的皇孙嫔帮骆红打官司,去知府上诉见过此人,挺有个性的小吏,孙太后想着说。

“是的,我听父亲说,来如经我家父亲调进内阁府,原在德州府。他来有几年,我父亲一没,他不认识了我,许是装的。我问圣旨情况。圣旨已晚,人自缢了,他也想救人,没有救成。我要圣旨,他说给了皇帝。我去找皇帝,皇帝问情况,还真不错,让人给了我。我拿圣旨告的。”朱育说。

“官司到啥程度?”孙太后想着问。

“已到刑部,待三司会审。”顺丫插话。

“太后愿帮?”朱育笑问。

“薇孙太后出手,论道经邦!成语释义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出处《书?周官》。”孙太后笑说。

“一审判决证据不足,诉到二审,维持原判。我要申诉,没去河南省,直接找的刑部。”朱育说。

“魏源是刑部尚书。”孙太后说。

“仰慕剧作家朱有炖我父亲,魏源那次拉我父亲,去天堂沐浴泉餐厅进午餐。我正陪我父亲闲聊,一齐去认识了魏源。我父亲和魏源,常在那洗澡、聊天。我后来陪我父亲和魏源,吃过几回饭。魏源知道了我。他一看申诉状,说三法司择日会审。”朱育兴奋地说。

“你们来这,就为说此事?”孙太后听何克说过,刑部尚书陪朱有炖王爷吃饭事笑地问。

“是的。我俩一是说此事,二是想弄明三法司职责。你帮谁打过官司?我俩想探讨律法知识。”看眼朱育,顺丫笑地说。

“哀家知道的,律法知识不多。”看过律法条文,孙太后说。

我表姐支持并给我出主意,找皇帝要的圣旨。来如早忘记我父亲恩德,啥也不说。我认为官司完了,不想再打。表姐给了我勇气,我才要申诉,定想讨个公道的。”朱育困惑地说。

“朱育去河南,跑了大半年,竟是此结果。我心里很难受。朱有爝的行为我很气愤,就是无证据。”顺丫气愤地说。

“我看朱有爝,也很有气,朱育起诉,没告诉哀家。哀家也想省心,不想参与,二人既然来说,哀家仍愿帮忙。”孙太后看二人的行为,又升腾出怜悯之心地说。

“太后愿帮,我很高兴!”朱育兴奋地说。

“是的!”顺丫附和。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简称三法司……”孙太后听着二人的话,想着三法司并说起知道的事。朱育起诉竟管没通过孙太后,是顺丫帮忙申诉,二人有难处来求。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社会在发展,局势在不断地变化,皇朝君臣新陈代谢,也在不断地更新。三司会审到洪熙元年,遇有重大疑难案件,仁宗钦定的,死刑罪犯还需“会知三学士”,即金幼孜、杨士奇、杨荣。宣德年间没改变。可金幼孜1431年宣德六年卒,由谁顶替?孙太后清楚的一点是二月翰林院侍讲,马愉、曹鼎入内阁,太皇太后让皇帝下圣旨。孙太后不清楚顶替金幼孜的会审官是谁,孙太后愿帮此忙能赢最好,许能给朱有炖的在天之灵一个慰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