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无所适从(一万字大章求订阅)(2 / 2)
太子都是傀儡了,他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背叛太子,投靠太孙?恐怕第一时间就会被太子和太孙斩杀。
他们毕竟是父子,不容他们这些人三心二意。
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来争。
杨士奇跪下说道:“陛下,《汉书.武帝记》有云,纪纲人伦,国之大体。陛下为父,太子为子,太孙为孙,这是天纲,这是天道,这是人伦。即便是陛下,也应遵循法度纲常、行为准则,不可逆了大道。”
朱棣冷笑道:“朕还没有死呢,你们就在惦记朕的位置了。却不知……”
下面大臣一阵低呼,朱棣忍不住停下了质问,却看见朱瞻基一个大跨步,一下子跳到了朱高炽的身边,扯着他的领子,将他扯到了自己的怀里。
随后,一手掐着朱高炽的虎口,一手在他后背帮他疏通经脉。“快传太医!”
他刚才就感觉朱高炽状态有些不对,似乎有些癔症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受了这么大的打击,一时魂不守舍也是能理解的。
但是他半天没有恢复过来,方才更是差点一头栽倒,这就有些严重了。
他反应灵敏,又在关注朱高炽的情况,一看不对,连忙跳了过去,将朱高炽扶稳。
下面的大臣们也都看到了朱高炽的状态有些不对,看他昏厥摔倒,忍不住低呼,却被朱瞻基救下。
在他内力的疏通下,朱高炽咳了两声,清醒了过来。但是刚准备开口,却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然后就看到一片血沫从他口中喷了出来。
台上的朱棣看到儿子吐血,表情依旧冷酷,没有一点动容。
身为一代铁血帝王,他有四个儿子,虽然幼年死了一个庶子,也还有三个嫡子。
如今,第三代的孙子都有近二十个,还有瞻基这个他最喜欢的太孙。而第四代曾孙也有了十几个的他,对一个本就不是很喜欢的儿子吐血,并不是特别在乎。
这个皇位,这个国家,朱家的传承,都比这个儿子要重要的多。
奉天殿内本就有预备的太医,两个太医背着药箱飞快地跑了过来,其中一个太医拿出了一个玉盒装的清凉油,刚蹲在朱高炽的身边,就给他的人中,鬓角抹了上去。
朱棣的眼睛在下面文武百官的脸上扫过,大声说道:“你们要问理由,这就是理由!太子体弱,如何替朕管理大明这万里河山?”
这一句话,说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低下头去。在太子吐血的关头,谁也不能确定他的身体如何,怎么来反驳朱棣的话?
就连杨士奇和杨溥他们也懵了,太子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经常连自己走路都走不了。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太子会撑不过皇上去。
如果这剧情像高祖皇帝跟太子朱标那样发展,他们争个什么劲儿呢?
难道这大明朝的皇位,真的只能传孙,不能传子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了被朱瞻基抱在怀里的朱高炽身上,如果他的身体真的不行,那皇上御驾亲征,太孙监国,可就是名正言顺了。
所以反对不反对,还要看朱高炽能不能撑住。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大势已去。
即便他的身体没事儿,发生了这样的事,皇上更不会让他监国了。
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是绝对不愿意朱高炽这个时候就出事。
他这个太子死了的话,还想西征就要推迟。过了春季,没有了北风,想要出征难上加难。
“给我细心诊治,救不回太子,要你们何用!”
朱瞻基也绝对不愿意朱高炽这个时候就死了,他一死的话,许多事情都要推迟。
但是朱高炽一旦吐血,就再也控制不住,大口的浓痰和血块被他吐出,不一会儿,二层的汉白玉高台上就是一片狼藉,朱瞻基的身上也有不少血。
两个太医听到朱棣的话浑身一震,其中一个年老的太医叹了口气,拿出了一盒银针。“殿下,请帮微臣解开太子殿下衣裳,露出胸腹。还有,殿下需要平躺,待微臣下针。”
朱瞻基不敢耽搁,一把扯开了朱高炽的衣裳,露出了白腻的身体。“去拿两床被褥来。”
一帮小太监已经慌了神,听到朱瞻基的话,有好几个都匆忙跑了出去。
朱棣看到下面已经被朱高炽吐了一大片血,他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今日议事就到这里,五日后视太子情况,举行大朝会。”
蹇义躬身说道:“陛下,请允许臣代百官为太子殿下祈福。”
朱棣也知道不能把人都赶出去,开口说道:“三品以下官员回避,另,你们这些学士,也都留下来吧。”
随着太监们的一声声传令,不一会儿大半朝臣都有序地离开了奉天殿。
出了奉天门,他们就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震惊,小声低语了起来。
今日鸿胪寺和锦衣卫众人都因为太子突然吐血,紧张了起来,倒也没有人维持秩序。至于那些御史,自己已经忍不住讨论起了今天发生的事。
不管是皇上想让太孙监国,还是太子吐血,这可都是会影响到今后大明国运的大事啊!
等到过了金水桥,出了午门,他们更是相约一起返回自己的衙门。
能想得到的是,今日没有谁还有心处理公务了。
而在奉天殿内,朱高炽已经被平放在了朱瞻基原本坐的位置前方,身边四周都摆上了一直进行压迫,宁愿这天下所有人都是傻瓜,这样才好管理。
可是这天下不是只有我大明一家,你看看大食人,他们的国家早就变成了一个小部落,被异族统治,但是他们的教派却传遍了世界各地。
儒释道三教合一,现在儒家就在向儒教发展,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世人只知有儒教,不知有朱家。
另,这天下数百国家,除了我大明以及东瀛,朝鲜,其他国家无一学儒。
我大明属国数十个,学儒的也寥寥无几,他们那些人,不学儒学也活的好好的,国家也在发展,为什么非要吊死在儒家这一棵大树上呢?
我们要用儒家,并且还要让那些属国学习儒学。因为儒家学说能维护我们大明的大一统,尊崇我们朱家为天子。
但是身为皇族,身为皇上,却不能偏信任何一家。文臣,武将,内侍,这三方的平衡一定要掌握好,我大明才会长治久安啊!”
朱高炽梦呓般地说道:“从小皇祖父就让我们学儒,告诉我们,想明白什么道理,就要学儒。每次我学的好,皇祖父都会夸奖我,其他皇孙也会羡慕我。
并且在书里,我也学到了各种做人,做事的道理。所有人都称赞我,我也因此引以为豪。可是现在,可是现在……”
他突然激动了起来,呵呵笑道:“现在你们告诉我,我从小学的东西都是无用的,都是不该我学的,那我这四十年,岂不是一个笑话……”
话还没有说完,他突然像被掐住了脖子,哽在了那里。坐在床边的张氏连忙想要把他身子侧翻过来。
但是他一个弱女子哪里搬得动,朱瞻基连忙帮忙,将他侧向了床边,张氏轻拍他的后背。
只是轻轻一拍,仿佛打开了一个阀门,大片的血沫又从他的口中喷了出来。
(十二个小时写了一万字出来,算是把这个情节写完,省得大家又说我是断章狗。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