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章 进京(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东乡侯(沈钧山)和唐氏(安云初)的故事。

这是先崇国公世子(上官暨)建飞虎军的故事。

这是皇上和云妃相识的故事。

这是……

这个故事还得从文远伯府含冤受屈说起。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天空蔚蓝,云白如棉。

不冷不热,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上清寺庄严肃穆,四周精致如画。

一姑娘跪在蒲团前,怀揣着十万分的诚心求签。

这姑娘不是别人,正是文远伯府大姑娘安云初。

她身侧还跪着个丫鬟,歪着脑袋看自家姑娘摇晃签筒,想知道里面蹦出来根什么签。

自家姑娘求的是家宅签,她更想姑娘求姻缘签。

她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姑爷才能博得他们家姑娘的芳心。

可是姑娘不肯求啊。

丫鬟彩蝶一脸操碎了心的模样。

摇晃了。

彩蝶使出吃奶的力气把云初从人堆里拉的出来。

主仆两到了无人处,失声痛哭。

云初想和爹娘在一起,彩蝶更想。

但她是姑娘的丫鬟,为了姑娘,她连小命都能豁的出去。

云初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虽然聪慧,但毕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

她能做的就只有躲着,不被人抓住,她想弄清楚文远伯府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皇上会说她爹通敌卖国!

躲在暗处,云初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爹娘拷着镣铐被押往大牢。

云初躲在人群里,文远伯一眼就认出了脸涂黑的她,朝她摇头。

躲着。

一定要躲好。

怕被其他人看到,彩蝶把云初拉的远远的。

通敌卖国是诛九族的死罪,云初是文远伯的女儿,朝廷不可能放过她。

云初还没有想到怎么救爹娘,文远伯于牢,也没机会了。

云初哭了半天,最后一擦眼泪,她要追去京都,她要查清楚真相,还她爹一个清白!

为了取信于人,彩蝶和云初换裙裳的时候,头上的首饰和手腕上的玉镯都带走了,只给她留了荷包里的一百两银票和几两碎银子。

云初雇了驾马车,往京都方向追去。

她一身丫鬟打扮,脸上有刻意涂黑,并不显眼。

可再不显眼,钱帛动人心。

碎银子没人稀罕,可她把一百两银票换成碎银子的时候,被人惦记上了。

两个男子尾随其后,意图抢钱。

云初买包子的时候察觉了,抬脚就往前跑。

她虽然是大家闺秀,但身子骨不像一般大家闺秀那般弱柳扶风,风吹就倒。

再加上她聪慧,才没有让那两男子得逞。

躲在暗处,一闷棍敲下去,两男子倒地不起。

只是云初躲过了两心怀不轨的,却没躲过车夫。

云初只是个小丫鬟,谎称因为生病,怕过了病气给主子,留她在镇子上养身,等好了,再追上去。

一个因为生了点病就遭主子嫌弃的丫鬟,不仅不惦记,还有点同情。

但那点同情心在发现云初还有一包银子后就烟消云散了。

半道上,车夫起了歹心,往云初的碗里下药,被云初发现了。

云初转身要跑,结果小摊铺的老板娘喊了她一声,车夫转身看过来。

云初只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笑着和老板娘说了几句话,然后去吃面。

筷子夹起面来,云初都递到嘴边了,放下后,拍自己脑门道,“看我这破记性。”

车夫看着她,云初道,“我看你鞋破了,打算在前面镇子上给你买双新的,结果一忙就给忘了。”

说完,云初叫来老板娘,问老板娘有没有鞋卖。

老板娘笑道,“还真巧,我昨儿才给我家那口子做了双新鞋,还没上脚穿过,你们要,我倒是可以卖给你。”

“就是这价格,要比镇子上铺子的贵一点儿。”

云初笑道,“看老板娘说的哪的话,自家人穿的,自然做的用心,贵点也是应该的。”

云初摸腰间,道,“我的荷包呢?”

老板娘道,“不会是掉在哪儿了吧?”

云初想了想道,“可能是掉马车里头了,我去拿。”

车夫一门心思都在面里。

只要有钱,还愁没鞋穿吗?

这丫鬟定是偷了主人家的钱跑了,不然哪个丫鬟身上能有那么多银两?

来路不正的钱,正好便宜了他。

车夫阻拦云初,云初朝他一笑,“我记性不好,怕待会儿就忘记了。”

车夫便没说什么。

云初那一笑,他发现她虽然长的黑了点,但还真的挺好看的。

娶回家做房小妾也是好的啊。

云初朝马车走去,坐上马车,一甩马鞭子就往前跑了。

车夫都懵了。

反应过来,赶紧追上去。

云初是大家闺秀,骑马都不会,何况是赶马车了。

不过赶的再差,车夫两条腿也追不上两个轮子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云初又避过一劫,这回她是真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了。

之前见车夫人还不错,便没在意,谁想到会是这样。

云初自己赶马车,一边问路往京都方向走。

但不是有了马车就能走到京都的,马车也有撂车轮子不干的时候。

跑的正好,马车突然一斜,车轮子卡在了石头缝里。

云初怎么努力也没法把车轮抬起来。

实在没辄,她只能放弃马车改骑马了。

只是马没有马鞍,连马镫都没有,她上都上不去。

折腾了两回,马臭脾气放了,撒丫子跑了。

云初气的跳脚,也只能徒步往前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