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0.黏糊(2 / 2)

加入书签

“你今天回部队去吧。”她说。

“我也想啊,我真的是有要紧的事情。”姜茂松说,他现在负责西山剿匪,哪脱得开身呀,“可是奶奶那边……哪里肯听我的?她那么大年纪了,我又不敢气着她。”

“你走你的,我跟她说。”田大花解释了一句,“军队又不是寻常地方,既然有军务,你赶紧回去,往后没事你不用回来。”

这么体贴的话,说白了还不是嫌弃。姜茂松将信将疑,赶紧拉开门出去洗漱,等着看她怎么搞定奶奶。

结果田大花根本就没费什么口舌,吃早饭的时候她随口跟奶奶说,军令如山,姜茂松这样在家里呆着,挨批评事小,耽误了西山剿匪,罪责就大了。

同样的话,姜茂松明明说了好几遍,可田大花一开口,奶奶立马就同意了。

“管身不由己,茂松啊,那你就先去完成任务,得了空再回来。”奶奶喝着粥补上一句,“我可告诉你,没事就不要在外头作妖,有空赶紧回来陪媳妇孩子。”

姜茂松一经奶奶开恩,忙的三两口喝光碗里的红薯粥,抓起一个饼子,一边吃一边匆匆跑掉了。

“茂松,你小心着些,可别再受伤了。”奶奶追出门嘱咐了一句。姜茂松赶紧答应着,却听见田大花在安慰奶奶。

“奶奶,你别担心,你看看他,鬼子和正规军都一路打出来了,西山几个不成气候的小土匪,他还能阴沟里翻了船?哪能那么丢人。”

姜茂松看看她,欲言又止,扭头,上马,走人。

☆☆☆☆☆☆☆☆

姜茂松这一次离家,又有七八天没回来,这中间,姜根保如愿以偿地把婚离了,听说带着吴翠芬去镇上办完了手续,吴翠芬没有法子,也就摁了手印,这在小小的姜家村,简直是千年不遇的大事,村里人议论纷纷的。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

作为他的爹妈,六叔和六婶儿当着面倒是安慰了吴翠芬一番,吴翠芬带着一双儿女,离婚不离家,母子三个的生活,跟姜根保没回来时也没什么变化。

可一转脸,六婶儿就喜滋滋跟村里人说,姜根保要给她娶个城里的儿媳妇了,照片她都看过了,长得十分漂亮。

“模样好,读过书的,对咱家根保可好了。到底是城里姑娘,有文化,识大体,也没跟我家要聘礼,说是自由婚姻,啥聘礼都不要,只要根保对她好就行了。”

“哎呦,这么好的儿媳妇,你很满意吧?”三婶的口气明显带着嘲讽,撇着嘴问,“这么好的儿媳妇,也该叫回来认认公婆,让咱们大家也见识见识,到底是个啥样的。”

“我是她婆婆,当然一叫她就回来。”六婶儿摆着婆婆的谱说,“这不是顾及翠芬吗,翠芬她离婚不离家,我们把小谢叫回来,两人见面尴尬,翠芬心里肯定不舒服,我这个做婆婆的,我还是很心疼翠芬这个儿媳的,往后呢小谢就在城里,翠芬就跟着我们老公母俩,守着孩子在乡下,我们多照顾着点儿,也亏不了她的日子。”

“怎么,两个孩子也留在乡下?”三婶夸张地啧啧两声,“哎,说到底是有了后妈,好不容易他爹进城了,两个孩子还留在乡下。他六婶你呀,也别说的那么好听,翠芬留在你们家里,还不是当牛做马,养活两个孩子,还要照顾你们老公母俩。”

“嗬,你这话说的,根保他是自由婚姻,我这当妈的也没法硬管,翠芬她自己点了头,正经办了离婚手续的。翠芬她这样,三十好几岁,比咱家根保还大了三岁,两个孩子都生了,我要是不收留她,她还能往哪儿去?我们家可是厚道人。”

“对对,厚道,厚道。”三婶说,“厚厚的。你们一家人都不缺德。”

然后三叔下山去嫁到山下的闺女家走亲戚,便听说西山那边土匪窝被端了。

“我姑爷亲眼看见的,大军押着好多土匪进城,都打散了,好多抓了俘虏。”三叔大着嗓门跟村里人显摆,“还看见咱们茂松大侄子带着人骑马进城,可有本事了。”

在这儿生活了两世,没人再比田大花了解这片大山。西山地形复杂,既然打散了,难免就有漏网之鱼,田大花于是叫茂林和公公这几天小心些,先不要去远处的田地干活,更不要轻易上山,又嘱咐福妞和小石头老实呆在家里,不许出村乱跑。

尽管这样,还是出了乱子。

姜根保又坐了一会儿,天色已经很晚,才招呼两个孩子回家。姜铁蛋在外头跟福妞和小石头玩呢,听见大人喊,一脑门热汗地跑进来。

“爹,咱们这就回家?”

“叫爸。”姜根保随手往铁蛋脑袋上一拍,笑着骂道,“不长记性的,跟你说几遍了?你看看小石头,他就叫爸,你咋就改不过来呢。将来我还打算带你进城呢,城里都叫爸,知道不?”

“叫爸叫爹还不都一样。”姜茂松说,“他都这么大了,跟小石头不一样,小石头以前跟我不在一块儿,又不是硬改口。”

一家人跟着送出大门,一回头,奶奶就笑着打发福妞和小石头去睡觉,小石头平时跟田大花住一间屋,田大花给他靠墙铺了一张小床,奶奶今晚却哄着小石头去跟茂林睡。

“奶奶,我不想跟小叔睡,我想跟我爸我妈一屋睡。”小石头说,“小叔睡觉最不老实了,会打梦拳,还会踢人。”

“你自己睡觉就老实了?过来,我教你弄个好玩的。”茂林一伸手,把小石头半拎半抱地哄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