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一章 合奏(1 / 1)

加入书签

<content>人流像是河流一样,从教室里发源,在走廊上汇聚,在操场一边的小路上合流,然后涌进礼堂。班主任和老师们拼尽全力才维持住了秩序,就连姬青都被拉了壮丁帮忙“指挥交通”。姬青刚跟着牛雨村走进教室的时候,台上已经摆好了编钟,那个从学院过来的教授正在台上拿着一个特制的金属锤,在挂着编钟的架子前,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编钟。“那个颜色……”“嗯?”牛雨村指着台上疑惑地皱了下眉头。“为什么编钟会是金色的啊?”姬青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架子上大小不一的编钟确实都是谣言的金色。礼堂里的其他人也都看到了,他们疑惑地面面相觑,低语声像小雨一样在观众席上蔓延。“那是青铜吧。”“青铜不是绿色的吗?”确实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青铜都是绿色的,就比如说那一套珍贵的编钟,一说起来人们都知道那是绿色的。“青铜没锈的时候不是绿色的。”“啊?”“青铜在生锈之前是金色的,其实在有些文献里,是直接把青铜叫做金的。”“啊?”牛雨村发出了夸张的惊叹,“难怪是这个颜色!真的跟金子很像啊!”她喊得声音太大,刚才安静地站在后面听姬青说话的叶老师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声音小点。”牛雨村吓了一跳,然后不说话了。“好好听着,这样的机会可不常有。”叶老师低头笑声说了一句。伴随着老师们的努力,礼堂里渐渐安静下来,已经没有新的同学进入礼堂,然后校长跟台上的教授说了一声。表演开始了。那是一段舒缓而平淡的古曲,教授看上去十分放松,只是随手敲着编钟,但在他手下流出的声音带着清澈而宁静的力量,让所有人都放松了下来。一曲终了,教授自顾自地收起钟锤,点点头就下台了。观众席上的人们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表演这就已经结束了。校长赶着把教授送出了礼堂,然后老师们开始从观众席的最后面开始,让学生们走出礼堂。又是一场漫长的混乱,然后同学们终于冷静下来的时候,这一天已经结束了。放学时间,姬青和牛雨村一起走出了学校。“我好想试试编钟啊。”牛雨村一路上还不停地说着。“你不是在学古筝吗?”“但是我还是很想试试编钟啊……”姬青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就那么想敲编钟?”“呃……”牛雨村想了想,然后摇摇头。“那你刚才在说什么?”姬青摇摇头,现在他面前的牛雨村看上去简直已经神经错乱了。“我就是忍不住想碰一下编钟……但是一想到敲编钟就感觉完全没兴趣了。”牛雨村叹了口气。“那你……”姬青犹豫了一下,突然发现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算了,我想想办法。”“啊?”牛雨村诧异地看了姬青一眼,她不知道姬青在说什么。姬青没有再说什么,他们在路口分开,然后第二天开始了。编钟带来的激动还没有散去,姬青又开始为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发愁。不过姬青自己也一样,他现在同样只想着编钟。当然姬青并不是想自己去敲编钟,他只是想试试编钟适合什么样的曲子。第一次听到那特殊的金属声音,姬青就对这种乐器产生了兴趣。叶老师告诉过他,现代的音乐,只有复杂的交响乐才能满足挑剔的现代人,而任何一个还未被熟知的乐器都是隐藏的宝藏。当然,想要用好一个没人了解的乐器需要强大的基本功,但是姬青并不害怕挑战。更何况,有哪个乐器能比编钟更少见,却又本身就能够吸引人吗?姬青想要试验一下叶老师的理论,但是他还没想好从哪儿开始。能够与编钟配合的乐器很少,适合编钟的曲谱也很少,后者不是问题,因为作为作曲,这本来就是姬青应该做的事情,但前者就有点麻烦了。虽然乐器之间是不是合适,只需要听上去顺耳这一个标准就够了,但是这个简单的标准足以难道很多人。姬青也不确定什么样的乐器会适合编钟,但是编钟的演奏方式是传统的那一套,姬青知道传统的乐器会更适合它。这就是姬青没有让牛雨村死心的原因,古筝是传统乐器中最合群,最容易被广泛接受的那一个,而牛雨村是姬青认识的同学里面古筝弹得最好的。要是姬青真的拿出一首曲谱让编钟和其他乐器配合,牛雨村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你真的想这么试试?”姬青并不觉得这个想法有必要跟老师们隐瞒,所以他直接跟叶老师说了。出乎他意料的是,叶老师看上去好像并不意外。“是啊。”叶老师点点头,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其实你会有这个想法也很正常,我第一次听到学校要有一套编钟,也忍不住这么想,但是……”姬青早就料到话说到最后会有一个转折,他看着叶老师,等待着“但是”后面的话。但是叶老师到这里突然摇摇头停了下来。“算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趁着年轻的时候多试试新东西也没坏处。”姬青诧异地看了叶老师一眼,然后他发现老师并没有开玩笑。“那我能碰那个编钟?”“可以啊,校长说了,只要有老师同意,学生可以去看,去敲编钟,不过不能摸,怕生锈。”姬青强忍着科普一下青铜没那么容易生锈的冲动,点点头。“那我就先试试。”“你知道传统乐器的演奏特点吗?你知道传统乐器的常用调式吗?”叶老师看着姬青,没等他回答就摇摇头:“你不知道。”姬青点点头:“那就教我吧。”“等你学完了前面的基础知识,不要老是想着跳级,基础不好啥都干不了。”叶老师看着姬青,叹了口气。</conten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