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二章 北平墙高望门楣(一)(2 / 2)

加入书签

张介宾也道:“我说如何会选在这里,原来是因为此物。”

他看看李可灼,意味深长,这油坊胡同隔着宣武门内大街的驯象房虽然招人嫌,但对李可灼而言更近一些的天主堂也是一样。这天主堂就是当年皇帝赐给利玛窦的,虽然南京教案之后外国教士多被驱逐,但此地因为是御赐却并未被波及,又有朝中的奉教官员护持。但李可灼痴迷丹道,据闻和白莲教还有些瓜葛,自然看这等洋夷异教不太顺眼。

然而放下思绪,一边吃着比驴儿行货还粗被片成金钱肉一般的象拔,间或扯几个春宫段子,说几个朝野秘闻,三人的关系倒又近了不少。

李可灼此时面色微红,含糊道:“要说这大象毕竟是西南方物,在北方过冬就是麻烦。”

张炳芳笑道,“西南麻烦的事情多了,一地作三地的笑话不就是李兄那里闹出来的?”

张、李二人闻言又是大笑。

这是嘉靖初年的一桩轶事,说的是大明内地州县名多是两字,西南地方用字却极多,时有湖广都司下辖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入贡,鸿胪寺负责接待的小吏不知所以,将之当成了水尽、源通、塔平三处,是个流传很广的笑话。

张介宾却像想起了什么一般,道:“说起西南来,我这里正有个贵州来的小子递来名刺求见,还是好友倪纯宇所荐,据说于医道和治军上都有些手段,倒是有趣。”

李可灼也道:“前两日我也接到过一个贵州来的小子名刺,是临清州的一位友人所荐,我听那人名字耳熟仔细想来居然还是个老相识,去年上京的乌斯藏贡使便在万岁爷面前提起过此人,当真是有些本事的。那时还是个白身,如今都做到副千户了……才十四岁啊。”

他砸了砸嘴,但却听到另外两个听众同时发出惊讶的一声。

张炳芳道:“你们说的也许就是和我一同上京的那人,是家严在贵州的学生,的确是个俊杰。”

“是叫……王星平的?”张介宾和李可灼不约而同的问道,然后又意味深长的对望了一眼。

“那不就是?” 张炳芳冲着楼下对面的天主堂努了努嘴,但忽然看到王星平的身影出现在此心头也充满了狐疑。

【参考文献】

1、《大明会典》

2、《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3、《明史?孙承宗传》

4、《康熙麻城县志》

5、《万历顺天府志》

6、《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7、《陶庵梦忆》张岱

8、《明代北京经济述略》韩大成

9、《万历顺天府城复原图》

10、《皇明奉议大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赠詹事府少詹事琨阜杨公墓志铭》孙承宗

11、《康熙会稽县志》

12、《帝京景物略》刘侗、于奕正

13、《宛署杂记》沈榜

14、《晚明史》樊树志

15、《国榷》谈迁

16、《明季北略》计六奇

17、《明代北京的经济生活》许大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