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十一)(2 / 2)
‘天哪!’
‘天上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太大了。’
主教循声望去心头顿时咯噔一下,就见在南面城头上一个诡异的圆球正缓缓升起,在朝阳照耀下圆球上绘制的凶神面目异常清晰,流淌着鲜血的扭曲鬼脸上,背阴的一面阴恻恻让人心悸不已,所有看到的人心头都浮现出一个形象——魔鬼。
‘魔鬼’像是在缓慢的移动,全不顾下面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呼,却一点点靠近过来。
刘振东双手扶在吊舱的护栏上,目光注视着身下的大地,马尼拉城就在前方,在八百多米的高空中看去城市像一扇镶在海边的贝壳,城中的建筑与道路就像贝壳上精致的纹路一般可爱。
但他正是为了破坏而来。
‘华莱士号’是一艘相对迷你的试作版飞空艇,说他迷你不过是与后世动辄两三百米长度的飞艇比较,但四十来米长能够浮在空中的东西也足以惊骇世人了,只是橄榄核形状的艇身从正面看便是一个浑圆。飞空艇本身也如名字一般,与当世的任何器物相较都不知能高到哪里去了,若不是搭载的东西颇重再爬升个数百米也不是不能做到。
四米见方的吊舱说大不大,也就只容得四、五人的重量,加上要运载的东西,现在飞空艇上实际只得只有两人,除了刘振东外,还有林保毅,华莱士号理论上的设计者。
老实说以刘振东新任空军——捧日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这次只有区区两人一同出动的首次亮相显得颇为小家子气了些,但奈何以此时的复原手段要实现飞空艇的量产也就只有勉强为之。若是动用纳闽岛上的制造能力,三百米长度的大型飞艇也能做成,但那就失去了此次行动的本意,何况那等资源也不能浪费在这为了工业化生产的实验上。而且那样一来就需要动用到更大吨位的现代船只运送,本来此次行动就充分考虑到了马尼拉湾口的不明水文情况而放弃了杂货轮随行,自然也就会对计划的可行性有更为谨慎的论证,若非如此的话林保毅自己就在穿越时将收藏的一艘产自二十一世纪的中古齐柏林nt飞艇带到了过来,论性能比这艘可强上不少,不是为了工厂的流水线着想的话,用那一艘才上更为妥当的。
半硬式结构的刚性骨架结合分隔气囊的设计保障了飞华莱士号的安全,一台蒸汽机则在勉力控制着动力的推进,还不得不分出小部分功率用在调节副气囊空气的风机上,好在这种程度的悬浮控制对于华莱士号的能量消耗微乎其微,这也正是飞空艇优于遥控飞行器的地方。当然优点不止一个,像是相对更高的载重量和更加显眼的造型也是其一,毕竟此次行动的目的不在于隐蔽,而在于制造轰动。
吊舱的后方底板上是一个连杆控制的投弹口,舱门旁小心摆放着两枚‘航空炸弹’,这是与主气囊内中的氦气一样在此艇上唯二尚未与当前工业体系完全融合且造价高昂的工业产品。
这次行动的目的是震慑,故而一开始在炸弹类型的选择上元老院便倾向了爆破弹,军工部门可从不认为杀伤弹和燃烧弹能给马尼拉城内的石头壳子造成多么醒目的破坏,而穿甲弹的基础重量和对飞行高度的要求又太过苛刻。故而在最终定型上元老院选择了美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高速战机外挂投弹而研制的mk8 spain 1565–17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