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四十三、忠奸(1 / 2)

加入书签

“既然如此,寡人就命三闾大夫为使臣,前去魏国求和。”经过再三思考,昌平君还是决定听从三闾大夫和司徒两人的意见,向魏国求和。

咸尹的话虽然说的让人很热血,然而昌平君却知道,如果真的按照咸尹所说的那般,不顾一切和魏国开战的话,那么楚国的青壮将会彻底在战场上死伤殆尽。如此一来,楚国的未来又有什么希望?

“大王······”咸尹还欲劝解,却被昌平君打断。

昌平君道:“现今天下繁华昌盛之地,魏国已经占据七成,而我楚国连一成都未有,如何是魏国的对手?如果此次我楚国与魏国强行开战的话,即便此次战胜了魏国,那么魏国会不会恼羞成怒,进而举全国之兵来伐我楚国?到那时,楚国又该何去何从,是如韩国那般在魏国的威压下苟延残喘,还是如同齐国那般被灭国?这两种情况,寡人都不愿意,咸尹不必再说什么,寡人心意已决!”

说完,昌平君便大步走出了朝堂。

“佞臣,你们这两个佞臣,竟然说动大王向魏国求和,老夫看百年之后,你们有何颜面去见楚国的列祖列宗。”昌平君离开后,咸尹将全部怒武凋敝,只有一个项燕苦苦支撑着,国势更是连当时怀王时期的一根手指头都不如,又如何能与怀王时期相提并论呢?

在这种局势下,稍微不小心,楚国就将面临身死国灭的下场,而咸尹却还一力坚持抵御魏国?如今的楚国,又哪有实力去抵御魏国?故而三闾大夫不得不提出了割地赔款的权宜之计。

见咸尹仍旧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如何如何行佞臣之道,与靳尚、子兰相比如何如何,三闾大夫听得直牙痒痒,恨不得现在就教训咸尹一顿,可最后还是忍住,头也不回的便出了大殿。

还未走出宫门,三闾大夫便见一小宦官来寻自己,说是大王寻自己有事商议,三闾大夫便转身跟着小宦官而去。

见到昌平君,三闾大夫还未来得及见礼,昌平君便亲自走来一把搀扶住他,安慰道:“刚才大殿上的事情,寡人已经知道,委屈你了!”说着昌平君还拍了拍三闾大夫的肩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