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七十八、战国策(2 / 2)

加入书签

也因此,秦、先两国花费了海量的钱粮来打造重骑兵,以图抗衡强大的魏国。

特别是对赵国来说,重骑兵的意义非同反响。

自赵武灵王以来,赵国便一向以骑射著称于世。而重骑兵的出现,对赵国来说无疑好处最大。

而以李牧之能,再加上重骑兵的威力,庞癝很难找到克制他的方法。

“如果有王时,张仪之所以能够说动楚怀王放弃与齐国的盟约,难道紧紧是因为区区五百里的商於之地?

当时的齐国在击败了曾经的霸主魏国之后,早已成为了天下霸主,楚国只能屈居第二。

而如果齐国就此衰落了呢?那么接下来得到好处最多的无疑就是楚国了:因为当时秦国的国力远远称不上霸主,只能屈居楚国之后排行老三,所以张仪才对楚国下了这个毒计,自己也因此取代楚国成为了天下老二。

五国伐齐亦然,当时秦国虽然与齐国并称为东西二帝,可秦国明白只倚靠自己,根本就不是齐国的对手,再加上齐国灭宋给列国带来的恐慌,这才使得列国不得不联合起来。

齐国衰落后,秦国便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天下霸主,开始鲸吞列国土地。可不想北面的赵国突然崛起,打了秦国一个措手不及。

位居千年老末的韩国见此,便抛出上党地区,寄希望于秦、赵两国斗一个两败俱伤。可赵国却中看不中用,被秦国夺了上党地区不说,四十万精锐更是被秦国屠了个一干二净。

至此,天下间再无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于是魏、楚、赵三国便联合起来,在邯郸城下击败了秦国一把。

可那时列国虽然明白秦国一家独大,可各自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于是便被秦国用各种离间计各个击破,最终一统天下。

后世的人们看了战国史,大多都觉得战国时期其余的列国君王都是愚蠢之极,可如果换作是他们的话,只怕连那些愚蠢至极的君王也不如吧!

就好比现在,天下间只剩余了魏、赵、秦、楚四国,那么事情便已经愈发的明朗起来:如果秦、赵、楚三国再不联合起来,被鲸吞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