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242章 江南行(三十六)【第三更】(2 / 2)

加入书签

南。

“你呀,注意一点。”上官丞相拍了拍嘉怡的脑袋,柔声提醒,“这两日,皇后病情不稳,不该笑的时候,千万别笑,明白吗?”他揉了揉嘉怡的脸颊,以强迫她收回笑容。

“知道了……”嘉怡艰难地从嘴唇的缝隙吐出三个字,待上官丞相收回双手后,才淡淡地问道,“皇后……很严重吗?昭文哥哥与修文哥哥,还好吗?”

“哎,听天由命吧。”上官丞相微微叹了一口气,在没有想好如何向嘉怡解释之前,听天由命,无疑是最合适的答案。“太子殿下近日有些劳累,一会儿,你可别缠着他。”

嘉怡点了点头,看似平静的态度,却藏着些许担忧。“爹爹,这些天,你也累了。可得注意身体。”她踮着脚尖,伸出右手,碰了碰上官丞相的眉毛。

“我知道的。”上官丞相揉了揉嘉怡的小手,数日的疲倦,竟因嘉怡发自内心的关怀,而在这一刻烟消云散。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看来,此言非虚。“收拾好了吗?我们该出发了。”

作为江南的第一大景点,占地近万亩的西湖,是历代文人骚客眼中的胜地。无论是赏景,还是作诗,亦或者是吟赋,属于西湖的文化,不胜枚举。

刚走到西湖边,太傅便借此机会,向他的三名弟子,讲述西湖的历史。“古时白乐天与东坡居士,先后在此为官。当时,西湖泥沙堆积,杂物遍地,臭气熏天,百姓们苦不堪言,西湖乃此地一患。”

治水,历来便是为官者的重责之一。在太傅眼里,向昭文太子普及治水要点,也是一种传授方式。“你们想一想,这泥沙,如何处置方为上策?”

修文与嘉怡均摇了摇头,深奥的问题,二人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想到答案。昭文太子微微转身,向广阔的西湖湖面投去深邃的目光,略加思索后,回答道,“治水,得疏,不能堵。能清理泥沙,而非放任不管。”

“大体如此。”太傅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昭文太子的回答。而后,他伸出右手,指向不远处一横一竖的两条长堤,解释道,“白乐天与东坡居士,均选择同样的处理方式。以泥沙筑堤,即可根治水患,也为西湖平添两道风景。”

说这话时,太傅挪动脚步,调整站姿,面朝其中一处长堤,继续补充道,“此为苏堤,另一条,则称白堤。为官者,能为一方百姓造福,实乃功在千秋之盛举。”

“太傅,我有一事不明。”昭文太子将双手背在身后,眼睛不停地在两处长堤间来回移动,“为何,这些为民做事的好官,却得不到重用,只能一贬再贬,最后流落至此。”话音刚落,眼前便浮现出秋池客的模样。

普天之下,像秋池客这般郁郁不得志、且胸有有大抱负的人,又该有多少?昭文太子不敢细想,不愿深想。“太傅,难道,就不能给他们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吗?”

“这得看王者的态度。”太傅拍了拍昭文太子的肩膀,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向他提出些许建议,“这是人治的社会,而人治的出发点,便在于君临天下者。太子殿下,你是国之希望、国之未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