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 养寇自重(2 / 2)

加入书签

商鞅,也绝不会说出自己真正推崇的治国之道。

道理相同。

贾诩两次献计,也正是为了更进一步试探关羽。

身为主公,仅仅拥有胸怀以及善纳忠言仍旧不够,还应该有分辨能力。

历史上的袁绍,手下谋士众多。

然而,袁绍自己优柔寡断,没办法从众多谋士建议中,选择出最正确的谋略。

这种君主,若手下人才不多之候,也许还能蒸蒸日上。

若手下人才过多,这些人才又有不同建议,反而可能让君主陷入两难境地。

这个时候,就需要君主自己拥有极强分辨能力。

贾诩先是献计,让关羽仰仗朝中公卿,好被召回朝中任官以后,能够与十常侍周旋。

这种策略,固然能够保关羽一时安稳,却也并非长久之计。

稍有不慎,关羽都会身首异处。

假如关羽毫不犹豫采纳这条计策,就说明关羽勇武有余而智谋不足,早晚死于小人之手。

让贾诩欣慰的是,关羽看出了这条计策的隐患,毫不犹豫拒绝了。

第二条计策,养望于野,静候天下大变。

这条计策乃中庸之道,既可以脱离争斗泥潭,也能在乡野养望,静待天下大变。

若关羽采纳这条计策,说明关羽有野心,却没有足够魄力。

这种人在乱世可为诸侯,却很难有太大成就,也并非贾诩真正需要的雄主。

故此,看到关羽先后否定这两条计策,贾诩眼睛才会如此明亮。

特别是后来。

关羽居然直接请教,如何能够继续留在云中掌兵,更让贾诩心中大喜。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关羽如果养望于野,静候天下大变。

就算未来真有变化,关羽也没有足够资本在乱世中崛起。

假如关羽在云中掌兵,能够拥有一郡之地,待天下纷乱之时,就可大有作为。

贾诩大笑数声,而后敛容。

“方才那只是中策。”

“既然将军不想采纳,诩还有上策,就怕将军不敢采纳。”

看着贾诩正襟危坐的模样,关羽却是笑道:“先生莫要激我,又何策略只管道来。”

贾诩捋了捋胡须,酝酿半晌才缓缓说出四个字:“养寇自重。”

“刺啦!”

听到这四个字,关羽猛然抬起脑袋。

他举止失措,双手由于太过用力,居然不小心撕烂了衣袖。

养寇自重。

贾诩说出这四个字,可谓大逆不道。

不过,这也是最好的计策。

天子虽宠信十常侍,却也并非十常侍玩物,也要为天下着想。

如果鲜卑仍然蠢蠢欲动,哪怕十常侍再如何进谏,天子也不会将关羽调回京师。

相反,天子还会给关羽很大权力,令其守护大汉北疆。

不过如此一来,未免显得野心勃勃,给人以不忠不义的印象。

“先生,此言何意?”

关羽丹凤眼微微眯起。

他现在也有些疑惑,贾诩究竟是真为自己献策,还是想要试探自己是否有野心。

如今,天下尚且没有大乱。

就算再有野心之人,也不敢将野心展露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