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1 / 2)
我曾经以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景完全是罗贯中凭毫无逻辑的古代人想象所做的纯艺创作。www.126shu.com但是认真阅读了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后,认为他突出武将个人勇武在战争中的作用也不是毫无根据。
史料记载的几千年历史,唯有三国时代,对这些以个人勇武为长的武将做过详细记载。其余时代的著名武将都是以兵法或带兵之法见长,无论这兵法是兵技巧还是兵权谋还是兵形式。纯粹以个人勇武而被记载于史书上的名将在以后时代几乎没有。
如果说这些史料作者也和罗贯中一样凭人想象所写的三国战争和将领,那么为什么除了三国时代,其它时代不这样写?三国时代的战争和其它时代战争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才导致这种现象。
笔者经过认真思考推导,认为是人口的差异导致战争规模的差异,而战争规模和将领个人勇武对战争影响程度成反比关系,和将领兵法造诣,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指挥能力对战争影响程度成正比关系。
比方说,八十年代香港街头的古惑仔械斗,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这种规模的打斗,自然和老大个人勇武密切相关。而在两千年前的长平战役中,双方保守估计投入几十万兵力,这种时候武将个人勇武对战局起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然武将身先士卒,领兵陷阵,在战场随机应变做出现场决策又是另一回事,那属于兵形势层面。和单纯的个人勇武不能混为一谈,比如项羽和亚历山大。
那么三国的战争规模有多大?战争形势是什么样的。战争规模和人口直接相关,所以我们要先来看看三国人口变化。我在阅资料,最保守的数据,三国人口低谷期是东汉人口高峰时期的四成,两千万左右,最常见的数据一千万人不到,七八百万人的样子,最极端的数字,赤壁大战后全国人口只有九十八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