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4章 无满汉之别(2 / 2)

加入书签

京城之夜,吏部尚书府,厅内,居坐数人,无不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尚书程思勉不时观望门外,在等一位正主。

另外几人已是忍不住交谈,白日进谏的侍郎余通道:“圣上此举,大违祖宗之法,各位老兄,白日怎不与我一起进言?”

有人道:“圣上心意已决,劝之无用。”几人顿时默不作声。

沉寂片刻,府上下人躬身领路,那位正主已经到了,在场大臣连起身,齐刷刷站在门前。“参见礼亲王。”

涴澜登基,倒并未对玄峯如何,反而封他为亲王,然而在涴澜意志削掉满人权势的谕令下,已发诏让京城数十万铁杆庄稼搬离。

从此以后,再非天生贵胄,以后散落各地需自给自足。

这种惊世骇俗的决定,许多人还不相信是出自新皇之口,当白日过去,圣旨已发,暗处激流涌动,今夜不仅仅是尚书府有所聚会,这偌大的京城黑夜里,不知有多少暗处勾连。

所有昔日的权贵,都忍不住去想,涴澜为何有这么大的胆量,是年轻气盛,过于鲁莽?

剥落满人权势,与普通百姓无异,身为满人的皇帝,涴澜真的不顾念丝毫祖宗之法?

纵然身为四海之君,不理会祖宗根基,欲要革兴大清,也万万不可下这种可以说是明显找死的圣诏。

为什么说是找死?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君不成?

有何不可?莫非还得乖乖听命?任由权势失却?莫说他人,但看现在,京城数十万铁杆庄稼,若是不愿听命,涴澜又能怎样?

皇城禁卫那还不都是满人组成,若是触动了这些人的根本利益,明日之事,已成定局。

玄峯身为亲王,按如今涴澜的圣诏来看,也不过是个虚名,他三日后就将搬离京城,之后也没有国粮可吃。

而京城中的铁杆庄稼,则是给了一个月的时间,涴澜明明白白有诏,从今往后,再无满汉之别,也就是说这些往日游手好闲的满人子弟,需要自力更生。

真是天大的笑话,大清建国以来,满人从来不需要耕作,耕作对满人来说是触犯国法,他们生活俱由大清供养,现在让他们自力更生?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可能会饿死不少。

玄峯似乎隐约看到之后一月时间京城的乱象,这让他本已经熄灭的,并未明面参与镇亲王一事,保住官帽,现今蛰伏够久,竟然沟通英国人,领兵将两广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他这一股势力,也是反叛中最严重的一支。</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