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七一节 起运(1 / 2)
“要是兵部下文来责问,别人固然是要麻烦了,可对姬大人而言可就不过是乱风过耳罢了。www.126shu.com”孙元化含笑道,“徐老师可别忘了,我们这位姬大人,可是孙老督师的高徒。兵部那些文官都是些欺软怕硬的货色,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着也不会为难姬大人的。”
徐光启听了这话,忍不住拍着桌子大笑道:“有理,有理,还真是这个道理。能讲出这番道理,你在丘又同郑芝龙商量好了绸缎和银两的交接手段,众人这才尽兴而归。
姬庆文回到织造衙门,便将刚刚就寝的李岩、多九公、黄得功、杏儿他们从床上拖了起来,部署起明日运输绸缎的事情来。
经过他们几个商议,觉得这件事情毕竟要牵涉到松江府军政事宜,只能快、不能慢,而且最好不要同外人产生什么瓜葛,以免走漏了风声。
然而苏州织造衙门生产的贡品绸缎,质量好、分量足,一匹绸缎重达二十斤,五百匹便是一万斤,不依靠外人,又似乎没有办法在一天之内就运送完毕。
还是李岩足智多谋,出了个主意:明日清晨就将织造衙门辖下的所有匠户织工召集起来,也有三百多人,足够搬运和押运绸缎之中的了。
运输工具,织造衙门里有的是大车,就是缺马,需要在苏州城里临时购置、租用。不过苏州乃是繁华大城,只要有银两,那马匹的事情也并不难以解决。
于是商议已定,众人便分工协作——由姬庆文和李岩居中指挥并清点绸缎数量;让宋应星通知葛胜,并叫起所有织工在织坊里集合;多九公在苏州城里混得颇熟,负责筹措马匹;黄得功负责跑腿,在全城上下通知织工出门起床办事;杏儿则立即点火做饭,尽可能多准备些干粮,以便在路上使用。
于是众人各司其职,立即行动,待到卯时,全部能够行动的织工,便已全都聚集在织坊库房之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