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节 蛊惑人心?官逼 民反?(1 / 2)
朱存枢在西安城里向来说一不二,原先只有他爹老秦王多少能够震慑一下,现在老秦王薨了,他自己成了秦王爷,便更是无法无天。www.126shu.com
因此朱存枢听李元胤敢当面阻止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站起身指着李元胤的鼻子骂道:“你别以为你身上穿着飞鱼服就趾高气扬了,看看我身上穿的是什么?是四爪金龙袍!哼!管天管地,还管到我头上来了,锦衣卫就那么了不起?”
锦衣卫还真有这么了不起。
姬庆文一想到锦衣卫的厉害,便赶忙上来劝解两句:“王爷,不许藩王擅自出城,那也是朝廷的规矩。不如你先在西安等我的好消息,我办完了事就立即回来,也给你带点新鲜玩意儿,好不好?”
朱存枢听姬庆文说话,便开始后悔起来。
原来姬庆文所部团练行动速度极为迅速,每天能走一百十五里路以上。
而朱存枢秦王府挑选出来的护卫们,行进速度缓慢不说,往往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哭爹喊娘地说走不动路,非要原地休息不可。
这样他们一天也就能走七的计划遭到了陈文昭的坚决反对。
想当初戚家军在“浑河一战”中遭受灭顶之灾,一大原因就是来自浙江的戚家军行动速度略微迟缓,赶不上来自四川的土司白杆兵的速度。因此才来不及渡过浑河,被一条大河分隔成了南北两片、首尾不能相顾,终于被女真人各个击破。
有了这样一番惨痛的经历,陈文昭当然不愿冒孤军深入的风险,执意要同秦王府临时挑选抽调出来的五百“精”兵一同行动。
姬庆文心中着急,立即拿出织造提督的身份,催促陈文昭行动。
却不料反被陈文昭教训了一通:要姬庆文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万万不能让手下精锐之师牺牲在毫无意义的地方。
姬庆文现在对军务还十分生疏,又知道陈文昭乃是一片好意,纠结了好一阵之后,才终于没有一意孤行。
就这样,大军在一片荒芜的黄土高原上走了整整五天,这才来到了榆中县境内。
然而榆中虽然是个穷县,地域却十分广大,若是没有苍蝇似的寻找李自成的下落,那就无异于是大海捞针,必然劳而无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