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七八节 不求战果昭彰 但求首战必胜(1 / 2)

加入书签

原来泉州自唐朝起,便是东南沿海一座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千多年来中外客商络绎不绝、往来如织。www.126shu.com及至于明末崇祯年间,泉州港的海外贸易虽然被姬庆文名下的淀山港抢掉了不少份额,可依旧是一处举足轻重的大海港。

徐鸿儒将近古稀的年纪并没有白活,知道不管是中国的、日本的、南洋的、还是西洋的海商,无不富得流油,在他眼里就好像是留着蜂蜜的糖罐子,正是补充军饷的好机会。

因此徐鸿儒同周秀英分别领军在泉州城内大肆搜刮之外,又派了许道清率领一支精兵,专往港口准备对停泊在内的海船大肆劫掠一番。

却不料这些海商也不是吃素的,其中颇有几个家伙,做着行情好时就做商人、行情差时便当海盗的勾当,见海港外面莫名其妙来了一堆明所部立即驰援福建,伺机同白莲教交战,不求战果昭彰、只求首战必胜。

虽然崇祯皇帝对姬庆文所部的要求最高,却难得地给了他便宜行事之权,让姬庆文有了可以灵活行动的余地。

因此,姬庆文在同李岩、李元胤、杨展等人商议之后,便收拾起粮草、刀剑、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在两条路之外选择出了第三条路——海路。

起兵之后,姬庆文并没有向南走,而是先往东进入松江府,在淀山港内借用了郑芝龙名下的五艘大海舰,运送着“明武军”全军一千人马并京师营三千军士,装载了足够无数粮草辎重,便乘船向南往泉州港口而去。

此刻正是是在客地作战,又没有至高无上的皇帝替自己做主,深知争取当地百姓支持的重要性,因此他刚下船便命杨展亮出旗号,特别是那面“戚”字大旗。

原来姬庆文在一路之上,早已打听明白了:当年倭寇之乱也曾波及福建沿海地区,当地守军面对穷凶极恶的倭寇没有半点办法,最后还是靠了戚继光领军增援福建,这才彻底平息了倭寇之乱——因此,在福建百姓心中,戚继光麾下的“戚家军”声望卓著,乃是一支比正经朝廷军队更加可靠的部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