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 深夜谈话(2 / 2)

加入书签

对于崇祯描述的宏大计划和言语中洋溢的乐观精神,徐光启不得不站出来给他泼点冷水了。

“陛下的想法不可谓不好,但是陛下,东虏为乱已经快要9年了,今日辽东东虏之势已经蔚为可观,陛下想要停战,但是东虏却未必肯收手啊。

且东虏作乱后,我大明辽东之民陷于东虏手中哀嚎痛哭者,莫不翘首以待王师。陛下今日欲和东虏言和,则置辽东之民于何地?斑斑史书,今后又将如何记载陛下之名?为陛下计,不若先设置大学,修筑西洋官和皇帝也好,却把皇太极的政治口号当成了女真快要坚持不下去的表象了。朝中众臣坚持不予东虏议和,而前线将帅却被皇太极的口号说迷惑了,辽东这些屡战屡败的大明武官们,也确实不想再打下去了,于是皇太极凭借一个政治口号,不仅安抚了女真内部的不稳定情绪,又扰乱了大明辽东军队军心,真可谓一箭双雕。

老奴努尔哈赤去年8月身亡的时候,女真诸部也是暗潮汹涌,皇太极先是殉葬了大妃乌拉那拉氏,夺了两白旗的军权。接着又拉拢了两红旗之主大贝勒代善,登上了汗位。

即便是皇太极已经掌握了八旗中的六旗,他依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抛出了一个四大贝勒共治,来安抚代善、莽古尔泰等两蓝旗的女真势力。

以皇太极的精明,从一开始就知道,大明和女真是不可能共存下去的。一方面女真需要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敌对压力,迫使女真贵族们团结一心,把众多原本散布在辽东山林中的野人部族黏合成一个真正的民族。

而另一方面,则在于女真人少地广,大部分区域都是没有开发出来的原始森林。而大明则是一个绵延了数千年的农耕民族建成的王朝,人口数量是女真的数十倍,大明人烟稠密,且大部分的国土都已经开发成了良田。

双方如果真的停战了,让大明发展几年恢复了精力,女真一族估计连钻山林的机会都不会有了。所以皇太极对大明采取的策略就是,又打又拉,又拉又打,就是不能给大明以喘息的机会。

所以朱由检从一开始就知道,皇太极请求和大明议和,就是一个政治谎言。但是现在的皇太极才刚刚登上汗位一年,他对女真内部的控制,还没达到专权独断的程度。

如果这时候派人去和女真议和,有很大的机会迫使皇太极不得不兑现他对女真内部的承诺。就算皇太极改口翻脸,把朱由检派出的使者赶了回来,起码也能让那些心存幻想的辽东官兵们认清现实。

但是如此一来,要维持辽东防御的局面,就不得不中断他所设想的义务教育制度。作为一个后世人,朱由检知道,实施义务教育才是大明复兴的关键。

只有通过义务教育,才能让大明人知道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只有建立了国家观念的大明,才不会坠落进最黑暗的年代。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