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章 海上自卫权(1 / 2)

加入书签

对于朱由检描述的蓝图,俞咨皋倒没多大感触。虽然他是福建总兵官,也是福建水师的最高指挥官。

但是这位福建水师的最高指挥官,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陆地之上,他坐船去过最远的地方,也许就是澎湖群岛了。

因此俞咨皋根本想象不出来,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而遍布四大洋的港口,是一个多么宏伟壮观的景象。

在俞咨皋心目中,这个世界除了大明以外的土地上,居住的不是茹毛饮血的野人,就是道德观念和禽兽差不多的野蛮人。

就算是会造大船巨炮的弗朗机人,他们所处的国家也物资匮乏的很,否则就不用冒着海上的巨大风险远赴万里,仅仅就是为了购买大明的生丝、棉布、茶叶、瓷器等物品。

然而听在许心素耳中,这却是一个让人心血澎拜的宏伟蓝图。遍及各大洋的大明港口,意味着大明的商船将成为海洋上的主宰,这是大明数代海上豪商和海盗之王都无法企及的梦想。

在这一刻,许心素甚至已经忘记了对于郑芝龙的仇恨。仅仅恍惚了片刻,许心素就摇着头说道:“陛下的设想固然美妙,但是海外土人凶残,番商更是心怀叵测之徒。我大明百姓宽厚朴实,朝廷又不允许他们持有刀兵官集团并不畏惧武将们贪财好色,个人品德败坏,反倒是对于那些有名望的将帅们,始终死死的提防着。

王阳明如此,戚继光、俞大猷又何尝不是被朝廷中枢防的死死的。

因此对于崇祯这种完全违反了大明道德观念的谈话,俞咨皋只能表示沉默。

而许心素也不能越过俞咨皋表示支持,他只能委婉的把话题转回了,如何建立海军的问题上了。

朱由检抛出了他一直思索了很久的想法,“从福建水师中挑选有能力的军官,和经验丰富的水手船长,然后以登莱、天津水师为基础,挑选一部分漕军,建立北海舰队,同时在天津设立海军学院,培养航海人才。”

许心素心存疑惑的问道:“以登莱、天津水师为根基,成军自然迅速。但是卑职听闻,当初袁节寰巡抚登莱三载,厉兵秣马,积有战船四千艘,军士五万余人的水陆师军队。

不过袁巡抚离开登莱之后,登莱水师便大半而废了,仅仅只剩下了运粮的船只。陛下要以此为根基建立北海舰队,恐怕和重建一只水师也相去不远了。

且今后北海舰队要是还要担任辽东海上运粮任务的话,恐怕这舰队的战力也未必能剩下多少啊。且北方少大木、造船物资和造海船的工匠,陛下打算在那打造船只呢?

且陛下调离卑职等人离开福建之后,没有了海外贸易的收入,这建造船只就只能依赖朝廷拨款了。卑职想要请教,陛下打算如何筹措这笔巨额费用呢?”

朱由检思索了一阵后说道:“我大明原有山东临清卫河船厂、南京龙江船厂、淮安清江船厂,能建造内河漕船、遮洋总船、及海上各种航行的船只。

然而到今天,卫河船厂、龙江船厂皆已荒废,而清江船厂也只能建造和维修内河用的漕船了。因此想要建立海军,就必须先用重建能够建造海船的造船厂。

南京靠近长江出海口,既能方便建好的船只出海,且依靠长江可以从四川等地运输适宜造船的木头,因此恢复龙江造船厂势在必行。

而临清虽然有旧厂作为基础,但是这个地方不适合造海船,且也缺乏木料,因此朕不想恢复。朕认为在天津这个位置修建一个新船厂更为合适,辽东、朝鲜的木料可以从海路运到天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