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章 炼铁高炉(2 / 2)

加入书签

对于孙承宗的问题,朱由检顿时沉默下去了,他想了许久才说道:“京营三营就照孙先生的意思去办,练成两个车营和一个骑兵营。

至于训练一营和二营,朕不准备练成车营。我大明同后金交战数次,每每稍遇挫折就会变成席卷全军的大溃败。

究其原因,不是器械不精,甲胄不全,而是我军缺乏胆气,整天不是想着要躲在城内就是想要躲在车后,一旦自己面前没有了城墙或是车子,面对敌军直接的攻击,就只想着逃亡了。

一只军队连面对敌军的勇气都没有,还称的上是军队吗?练军首先要练士兵之胆,朕需要一只能够同敌军正面肉搏的军队,而不是躲在车阵后面放枪的胆小鬼。

所以朕要求新军两营的武器配置为,长矛手和火枪手还有5-10门弗朗机炮。长矛手和火枪手的比例为1:1,而火枪手配备的一型、二型火枪比为1:3。

兵工厂研发一款套筒刺刀,可以装在二型火枪的枪管上,近战时可以作为长矛手使用。

茅参谋上书提出,营和连之间最好再设置一个指挥等级,以方便指挥。朕觉得也很有道理,那么就把营下调一级,然后用团取代现在营的指挥规模。

一个连设定为120人,一个营辖六个连,而4个营组成一个团,多余的人员组成团属炮兵连。

然后以连组成最小的方阵,连方阵组成营方阵,营方阵再组成团方阵。所有作战的方式,就以这些方阵为基础进行变化。”

孙承宗顿时有些纳闷,他正想问问这个所谓的方阵要如何进行编排时,茅元仪已经迫不及待的向皇帝询问了这个问题。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长矛手用于阻挡敌军的骑兵,并保护火枪兵,而火枪兵则作为远程火力输出兵种,支援长矛手。

方阵的变化事实上就是一个几何问题,如何利用最短的距离进行阵型变化,或是在最短的距离上输出最大的火力。

让军校组织人手同大学、科学院的数学家们进行研究,找出这个阵型变化的规律来。

朕听说欧洲人有一种西班牙大方阵,澳门的葡萄牙人已经接受了朕的命令,不日就会派出一支军官小组上京,你们也可以借鉴一二。

不过朕想要先提醒你们,作战首要还是在人,人如果不行,再好的武器和战术都无法获取胜利。”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