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前进(2 / 2)
所以一年前把精力关注在冶铁技术创新上的朱由检,现在更为关心的,却是各种铁制品的研发使用上。因为他现在终于认识到了,没有市场需求,就不会有生产创新。
向皇帝汇报完了关于煤铁行业的事务后,徐省声便说起了最后的一件公事,“…皇家科学院化学分院在陛下上次视察之后,终于有了一个极大的突破。
他们发现把陛下命名的*通入消石灰后得到了一种白色粉末,这些粉末再溶于水可以去除纸张和花的色彩,他们把它命名为漂*。
他们经过再次试验后,认为这种粉末可以用来漂白纤维和纸浆,可以把原本漂白棉纱的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个小时,而且不必再依靠阳光暴晒这道工序了。
因此如果能够采集到足够的矿石,他们认为可以依靠挑选过的矿石粉末、食盐和浓硫酸共热制取*,然后生产这种漂*。
根据臣等的评估,虽然漂*的生产成本不低,但是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的。所以臣等以为,可以在天津建立一个工坊,生产漂*。
此外,硫酸、硝酸的用量日趋增加,而在京城内生产污染和危险又大了些,臣等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一并把文思院的制酸工坊挪到天津去,成立一个规模更大一些的制酸工厂。”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在天津新建一个工厂自然是好的,现在硫酸的用途越来越多,光是对铁锭加工前进行酸洗,都是好大的一块用量了。用硫酸处理的芒硝加上盐酸,再和石灰石、煤粉配比后入炉煅烧生成纯碱,科学院不是也验证成功了么。
光是这两块的硫酸用量,就已经不是文思院那个小工坊的产量能满足的了。你们打算修建的这个工坊投资多少?一年生产多少硫酸?”
徐省声飞快的回答道:“工部局打算投入20万元,生产50%含量的硫酸一年约2000吨,是现在文思院工坊产量的10倍,这样预计市场上的硫酸价格可以跌到每斤7分钱,也就是140元一吨。”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这个产量未免低了些,如果漂*能够大量生产的话,硫酸再多也不够用啊。我看增加到50万元的投资,把目标定在5000吨好了。
让科学院继续研究那些矿石,看看是否可以提取出新的金属,或是同盐酸发生反应的有效化合物来。另外,派人去产地收购这些矿石,并找找其他地方是否还有相同的矿物,南北方都要找…”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