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8章 离开京城的商队(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种生气勃勃仅仅限于女真、蒙古和辽东其他民族。对于辽东汉人来说,他们还没有从努尔哈赤晚年的屠戮中恢复过来。

继承汗位的黄台吉,比起其父努尔哈赤,在治理地方上面显然更为出色。因此原本已经陷入萧条的辽东,现在又开始慢慢恢复了生机。

对于范文程来说,沈阳城内浮现出来的这种活力,也是他背叛大明向黄台吉效忠最好的借口。

虽然建州女真没有什么底蕴,作为一个没有出身来历的野人部族,需要攀附昔日辽东女真一族的名声来聚拢辽东各族人心。但是后金作为一个新建国家,它在开国初期爆发出来的那种朝气和锐气,自然不是垂暮期的大明所能比拟的。

但凡想要做些什么事,不管未做之前看起来有多艰难,但最后都能一一完成。在外人看起来,简直犹如天助,这便是最为吸引人心的朝锐之气。

相比起大明官员之间的互相倾轧,明明握着一手好牌最后都能打出一个臭不可闻的结局,完全让大明看起来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像范文程这样的地方士绅,自然就会认为天命已经开始流转了。

然而此次的关内之行,却让范文程看到了一处同现在的大明格格不入的城市。他完全不明白,一个对后金崛起束手无策的迟暮王朝,如何会出现像北京这样充满了无限生机的城市。

在这座大明的都城之中,传闻中骄横跋扈的勋贵豪门,还有形如仆役的京营军士,他几乎就没有碰到过。

虽说京城是天子脚下,但是行走在街道上的京城百姓,那种毫无提防,一脸安心的神情,实在是范文程在关内外各处从未见到过的模样。

即便是治安比从前好的多的沈阳,城中百姓也要时常耳听程感到惊讶的,便是京城在思想上的活跃。

燕京大学无疑是一个让他又是痛恨又是难以忘怀的地方,在京城的这一个多月中,基本上只要有时间他便会去大学中听取那些奇谈怪论。

虽然他每次听到这些言论时,都会感觉心浮气躁,胸口发闷,恨不得上去同这些学子们辩驳一番。不过限于他现在的身份,最终还是强自忍耐住了。

每次从大学返回住所,他便恶狠狠的想着,再不去这大学校园之内,听这些乌七程颇为遗憾。

不同于范文程对于京城的感想,范永斗走出京城时颇有些忧心忡忡的感觉。虽然在他的努力下,终于销出了一批人参和皮毛,但价格却只是平平而已。

剩下的一批货物,只能让自己信任的掌柜带去南方进行销售,而他则还要陪同范文程了解下从通州到山海关的道路。

如果皮毛和人参的生意并不能给范家商号带来暴利,他便有些犹豫,是否要冒这么大风险替后金刺探大明边关的情报了。毕竟打听这些情报,不仅风险极大,花的钱也同样不是小数目。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