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新的一天(2 / 2)

加入书签

但是当朝廷放开了对海外贸易的管制之后,南洋的中国货物价格顿时下降到了一个连中国海商都觉得无利可图的地步。

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中国海商都以为,这是他们运出的货物太多,而南洋和欧洲、*地区、印度等地的市场容纳有限,所以才卖不出价格。

不过随着几位胆大的海商驾着海船冲出了马六甲海峡,将中国货物运到了印度洋上的各个国家之后,海商们很快就明白了过来,不是欧洲、*地区、印度等地的市场有限,在那些国家中国货物依然居高不下。

而是那些前来贩运中国货物的商人们心黑,他们一边试图维持中国货物在国内的高价,又一边试图以更为低廉的价格在南洋收购中国货物,所以联手设置了一个购买上限,让中国商人之间互相竞争压价而已。

当然这种购买上限,也同这些远洋贸易商人的资本金额有关,除了一小部分奢侈品之外,基本上各国商人都没有什么大宗货物可以用来弥补同中国的贸易逆差的,他们只能控制贸易数量,以防止手中的现金出现枯竭的状况。

如此一来,中国海商同这些异国海商也就从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对抗关系。而到了崇祯三年初,若论最让这些中国海商感到难以忍受的某国商人,则非荷兰东印度公司莫属。

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了香料群岛之后,在南洋各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不仅禁止各国商人同香料群岛进行直接贸易,还试图垄断南洋区域的所有贸易。

比如建立巴达维亚控制巽他海峡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又开始谋取葡萄牙人占领的马六甲城,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一旦让荷兰人控制了这两个海峡,不管是外洋商船进入南洋,还是中国商船想要出去,都要经过荷兰人的同意才行。

这对于刚刚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中国海商来说,荷兰人的行为简直是不可理喻,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就成功登上了中国海商最为敌视的对象,位居于曾经屠杀了中国移民的西班牙人之上。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