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旧时代的渐渐远去(2 / 2)
孙承宗的眼睛闪闪发亮,他答应着皇帝的建议,却又说道:“陛下的意见和总参谋部的想法一致,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向前敌指挥部传达了类似的命令。今日臣来见陛下,不仅是来汇报捷报的,也是来向陛下请求的。”
朱由检有些诧异的看着孙承宗问道:“什么请求?”
孙承宗看着皇帝说道:“锦衣卫在沈阳安插了不少人手,臣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在沈阳传播一些关于正蓝旗的谣言,如果能够迫使后金出手对付莽古尔泰,那么义州的正蓝旗也许会更容易被降服。”
朱由检思考了一下,便叫过了吕琦说道:“给沈阳那边传消息,让他们说服莽古尔泰叛逃,则投降我国的正蓝旗,依旧交由他统帅。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把阿敏也劫出沈阳…”
得到了崇祯支持的孙承宗,随即向皇帝告辞,脚步轻快的离开了西苑精舍。对他来说,现在没什么能够比得上义州城内正蓝旗对他的吸引力了。他更希望自己的老友袁可立,离世之前能够看到正蓝旗的投降。
对于他们这一代的官员来说,努尔哈赤的叛逆和夺取辽东立国,都是心中不能忍受的痛楚。能够看到光复辽东的希望,孙承宗觉得这个消息也足以告慰将去的好友了。
御前秘书处秘书长张重辉抱着一叠文件和孙承宗擦身而过,走进了皇帝的办公厅内。朱由检看着张重辉送来的文件,不由询问了一句,“这里面有什么急迫或是值得一看的消息吗?”
张重辉思索了片刻便回道:“河南兵备副使陈奇瑜有上书,说近日英霍山区的盗贼火拼,内部死伤惨重,现在匪首贺锦、刘希尧、蔺养成、牛万才、袁时中等,想要出山向朝廷投诚,请陛下裁断。”
朱由检找出了陈奇瑜的上书,细细的看了一遍。英霍山区的盗贼,说实话还是崇祯授意当地军队驱赶进去的。当日为了争执河南士绅,因此借助了地方上民变的力量。事后除了一部分变民军被解散,还有一些变民军就转而跑去了英霍山区,也就是大别山地区,想要仰仗着大别山的复杂地形和官军周旋下去。
件后面送还内阁。
朕以为:大别山之匪徒,原本也是良民,只不过因为过去天灾频频,这些人方才落草为寇。他们既然肯改邪归正,朝廷自然应当给予出路。
但是,为了生存破坏了社会的秩序,朕可以容忍。但是借着社会秩序被破坏,就枉顾道德和律法,杀戮良民奸*人,朝廷是不可容忍的。
所以为了表现朝廷的惩戒,大别山诸寨都需要经过甄别,凡是手上没有人命的,没有奸淫过女子的,朝廷既往不咎,依旧令其在原地生活。
至于其他人,罪大恶极的当处以极刑,剩下的迁往柬埔寨及南洋屯垦…”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