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荷兰舰队的败亡一(2 / 2)
战后的施福极为悔恨,他知道自己是上了荷兰人的一个恶当,失去了这么多船只,厦门也就失去了出击的力量,现在只能谨守厦门港,等待北方联合舰队的来援,或是郑芝龙舰队从台湾的返回了。
普特曼斯虽然之后又发起了几次对厦门岛的进攻,但是施福利用鼓浪屿和港口的陆上炮台及小型放火船封锁航道的战术下,荷兰人再也没能取得什么有效的战果了。
这时普特曼斯从俘获的明人俘虏中得知,北面的福州驻扎着大明的浙闽总督,地位和皇帝身边的重臣相似后,便决定北上攻打福州,迫使这位总督大人向皇帝求援,以完成此次出兵的目的。
而在联合舰队这边,张燮听取了部下杨万成的意见,决定使用月距法定位,从济州岛直航台湾基隆港。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将手中的舰队一分为二,一路按照老的航路前往青岛然后再南下长江口。他自己则带着一十二艘主力军舰,走这条新航路。
五月一日上午,洞庭湖上的瞭望员看到了台湾岛北部东端的鼻头角,从这里转向西面的基隆港,也就偏差了不到9海里而已。这一次的航行证明了,月距法定位还是可取的,只不过实际使用时还有些问题,当然在近海使用已经足够了。
五月一日下午,当舰队抵达基隆港时,张燮也收到了荷兰舰队已经从珠江口北上,连续攻击了南澳岛、厦门岛,现在又继续北上的消息。
五月三日,基隆再次收到了从福州发出的鸽书,荷兰舰队已经出现在了闽江口,正在试图进攻马尾港。张燮随即决定于第二日一早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直接前往福州外海。
四、五月份乃是台湾海峡最适合航行的季节,联合舰队只花了三日不到便抵达了福州外海。
五月六日上午10点左右,航行至东犬岛东南方的联合舰队便遇上了3艘在此拦截中国商船的荷兰快艇。这场突如其来的相遇,令双方都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联合舰队第一分舰队的主力都在此,特别是洞庭湖号和钱塘江号的巨大身影,让三艘荷兰船只第一时间选择了逃亡,使得第一分舰队最终只留下了一艘荷兰快艇。
虽然初战获胜,但是张燮和他身边的海军军官们,脸上都没有什么喜悦的神情。因为这场遭遇战无疑是给荷兰人报了警,他们想要突然袭击荷兰舰队背后的计划显然是落空了。
张燮思考再三之后,决定还是放弃突袭的计划。他下令第一分舰队在东犬岛附近修整一个半小时,先享用了午餐和检查了帆具和大炮之后,才列队北上,预备正面迎战这只荷兰舰队。
张燮从缴获的俘虏口中得知,荷兰舰队北上过程中有三艘船因为索具丢失和触礁的问题,已经退回了南澳岛,加上被他们俘虏的这艘快艇,现在停泊在闽江口外的荷兰船只剩下了27艘。
也就是说,对方的舰队总吨位大约在一万两千吨,而第一分舰队的总吨位也超过了资料和地形的普特曼斯,下意识的就想出了把对方拦截在闽江口南航道内消灭的战术。
正如张燮的设想,普特曼斯下令舰队后方最后的7艘船只绕道北航道去拦截对方的舰队进入闽江内河。而接下来他又将剩下的船只分成了两队,一队直接南下,准备截断第一分舰队的尾巴。而另一队则停在原地不动,等对方的首舰进入南航道之后,再上前堵住南航道的出口,把这只舰队围堵在南航道之内。
普特曼斯的算计完全落入了张燮的设想之内,虽然荷兰人的操船技术要远好于明军的船员,但是处于上风位置的第一分舰队,对上了停在原地且逆风的荷兰船只,无疑就是在打靶。
罗伯特.布莱克同明国海军参谋们研究出来的新式海战战法,第一次出场就赢得了一场大胜。被普特曼斯留在原地的十二艘船只,被明军击沉了3艘,重创了3艘,还有两艘船也受了轻伤。
向明军舰队尾部冲去的普特曼斯,好不容易让船只转过身来的,却刚好目送着向东北方扬长而去的明国舰队的尾巴。他思考再三终于还是决定先救助己方的船只,而不是追赶明军的舰队继续交战。而鉴于天色的关系,张燮也选择了舰队就此脱离战场,等待明日天明再战。
不过第二日海上无风,双方各自对峙未战。第三日下午倒是刮起了大风,但风浪过大,双方只能躲于港湾依旧没战。普特曼斯此时发觉舰队的食物所剩不多,眼下这个时刻又不能上岸劫掠,因此于当日下午风势变小时率领舰队南下,决定先返回南澳补充舰队物资再说。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