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孙膑的预感(2 / 2)
萧摩诃仅仅说了一句话,满座皆惊。
“将军,军中可无戏言呐!”
赵胜紧紧盯着跪坐在席位上依旧云淡风轻的萧摩诃,似乎是要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点什么东西了。
不过可惜,赵胜还是失望了。
“末将曾经得到大王嘱托,掌控三分之一的燕军,如今末将已经完成任务。”
只见萧摩诃再次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众人无人不吃惊,无人不感叹。
尤其是在萧摩诃之后时期的王彦章更是如此,果然不愧是五代时期的名将啊!
靠着一人之力支撑起了南唐江山,若非后来受到猜疑,解除兵权,南唐又何至于被灭。
事实上直到现在,萧摩诃心中也是有着颇多感触。
自从自己潜入燕国以来,便受到准备大刀阔斧改革,精兵简政的燕昭王的重用。
最后更是不顾燕国众多姬姓贵族反驳,让自己担任了一名燕国大将,统帅十万燕军!
并且还让燕国太子对自己以老师之礼待之!
不然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掌控整个燕国三分之一的大军。
本来燕王还想要直接加封自己为燕国上将军,可是在遵循古制的众多姬性贵族的阻挠下还是妥协了。
“燕王啊,如此知遇之恩让末将以后如何报之啊?”
想到这里,萧摩诃腹中满是苦涩!
“好,没想到诸位将军竟然如此厉害,在联军当中掌控的军队竟然超过二十万。”
“若再加上本君的二十万赵军,那么等待局势变化之时四十万大军便可临阵倒戈!”
“里应外合之下,联军势必崩溃,届时便可一举吃掉百万联军!”
赵胜言语之中难掩其兴奋之意,众人纷纷受到感染,脸庞之上也不由得浮现起了一丝笑容。
……
“主帅,不知为何,在连续几次进攻受挫之后末将心中竟然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就好像有什么极其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一样!”
“想不通,想不通啊!”
联军大营之中,推着孙膑的田忌开口说道。
虽然语气平淡,但是心中却满是焦虑之意。
而在轮椅之上虽然看上去白发苍苍,但双目中却不断闪过精光的孙膑沉吟了一下,也是说到。
“将军可是在担忧秦国真正的援军?”
听到孙膑所言,田忌更加显得急迫:“不错,主帅,函谷关可以说是通往秦国关中之地的战略咽喉之地,秦王不可能不重视。”
“可是秦王怎么可能仅仅只派出三位秦军将领率领十万大军增援函谷关。”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
“剩下的六十五万秦军到哪里去了?”
“秦国第二位上将军白起又到哪里去了?”
越说越急,不仅是焦虑不已的田忌,就连一向把握战局,运筹帷幄之中的孙膑也是感到几分不妙起来。
“函谷关之重要性哪怕三岁孩童都知道,更别提秦国文武。”
“按照时日和路程算起,秦国上将军白起所率领的六十五万秦国援军就算是爬也该爬到了,可是如今却依旧不至。”
“除非……”
“除非秦军有更大的图谋!”
孙膑尚未说完,一旁的田忌瞬间便反应了过来,大惊失色道。
“可是……可是这怎么会呢?”
“函谷关一带,山地川泽绵延数百里,大军根本难以通过,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函谷天堑了。”
“难道是南下增援武关了?”
“可是也不像啊,秦国南部武关有着近三十万秦军驻扎,就算有令尹昭阳和楚军大将屈伯庸带领的五十万楚军恐怕也难以攻破。”
“相较而言还是函谷关比较重要吧,秦王和秦军应当不会如此舍本逐末才对!”
田忌此刻真是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不仅是田忌,就连号称军神的孙膑都没有反应过来。
其实这也只能是思维问题,毕竟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的几乎都是大军摆开阵势互相对打,拳拳到肉的作战方式。
还没有出现过大兵团运动战的战术,更别提还是白起那种为了吞并百万联军选择直接绕过了一个国度来进攻的方式。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田忌将军,立刻从联军当中暗中调回分散在军营各处齐国大军,摆在最中间,一旦出事也好应对。”
不解归不解,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孙膑还是对田忌下达了暗中收缩齐军防御和驻扎地点的命令。</div>
<div id="footlink"><a href="上一页</a><a href="返回目录</a><a href="下一页</a></div>
<div id="adbottom"><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div>
</body>
</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