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4章 你好,李元昊—33(1 / 2)

加入书签

就在高继宣和康采恩等人陷入忙碌到时候,另外一拨人却意外的闲暇了下来。www.126shu.com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元昊派到河东路边境一带的仁多零丁。

前些天,仁多零丁亲自率领着2000人的军队,东躲西藏的闪过了边境上巡查的宋朝官员,冲进了麟州境内。部下们都以为他这次是要发动一场七夕,好好的教训一番,那帮宋朝呆子了,可是这位陛下寄予厚望的年轻军官,却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麟州城墙,然后就躲进了附近的深山之中,要不是那附近缺少水源,恐怕他都要在里面过冬了。

既然不能在山东过冬,他也就没那个机会仔细的观摩一下麟州城这崭新的筑城工艺了。既然如此,那就只好用一次次试探的进攻,来考验一下这座城市现有的防御力了。反正他对筑城工艺这种事情也不太了解,就算看一个冬天估计也看不出个好歹来。

于是十几天之前的苗继宣便连续遇到了几次突袭。而正在渡过黄河的高继宣,也因此而看到了麟州方向的烽烟。

可是仁多零丁也没有想到,在第二次试探进攻结束之后,苗继宣那个愣种竟然在这城里的士兵出来追击,当然他不知道,为了保护在麟州城修筑成战的那些工匠们,康采恩把徐世绩留在了那里。别人看不出人多人的心思,但徐世绩聪明劲儿估计能够排进华夏历史的前十名,能够在他面前耍出小花招的,至少也得是诸葛亮那个等级,他仁多零丁算哪根葱?

结果这家伙第二次试探进攻的时候,就被徐世绩看出亦有所指,不是为了窥探麟州城的筑城工艺,就是想要检测一下麟州城的防御力是否有所提高。

可这些都是为了将来的围城大战准备的,哪里能够轻易泄露给这些小股军队。

因此徐世绩立刻把情况报告给了苗继宣。

极容易热血贲张的苗大太守哪里还会含糊,立刻率领着城中精锐追了出去,结果这一追就跑到了丰州地界,累的仁多零丁上气不接下气。

要不是越跑越接近西夏国境,越跑越能见到越发熟悉的道路和山川,恐怕仁多零丁都不一定能够捡回这条命来,如今在领略到他们离开之后,仁多零丁自然老老实实的躲在兔毛川里,近些天是不准备出来蹦达了。

可是,他们的陛下李元浩还在等着他的报告呢?在这兔毛串里躲着,可是什么情报都无法搜集到的。

更何况对方的新动作,总是接连不断的,要是他对此不加汇报,而其他的边将在发现情况之后却捅到了李元昊那儿,那他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所以他也只好派人出去盯着,有什么情况当然会立即向他汇报,只不过这些情报并不是他第一手得到的了。

但他可实在不想被人追着跑了,那个苗继宣简直就是个疯子听说那个高继宣比他还要冷酷无情,而那个叫做折继轩的家伙则纯粹就是个癫子。

有时候仁多零丁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宋朝人起名的重复率那么高呢?一下子在边境上集结三个继宣,难道他们就不怕认错吗?

看他们心下人的名字多有特色,即便是用汉字写出来也是很容易分辨的,比如说最近在他附近有你的一支铁鹞子的首领,他的名字就叫做细赏者埋。

细赏是怎么个赏赐方法,估计也没多少人清楚,但问题是,接受了细赏的人最终还被埋掉了,你看这个名字奇葩不奇葩。

不过人多聆听,很快就没有兴趣继续关注宋朝人的名字了,因为那三个奇葩的家伙折腾出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原本潜伏在丰州附近的十几个沙滩都回来禀告,说最近宁远寨方向接二连三的发出数声惊天动地的响声。怎么看都像是宋朝人弄出了什么猫腻,可是没有大橘在后面策应,他们这几个人也不敢前去侦察,于是便回来汇报给仁多零丁知道。

仁多零丁气得直接把他们踹倒在地上。可怜他的身板不像其他党项人那样高大魁梧,因此力量上也不吃亏,甚至有个身材壮硕的伺候,干脆站在那里一动也没动,反而将仁多零丁才会去摔了一跤。

不过人多年轻也没有兴趣和这群人计较,既然这帮家伙贪生怕死不敢上前侦察,那他就自己去好了。

于是仁多零丁带着几个亲信的部下。趁着夜色的掩护便来到了丰州城附近,在距离宁远寨差不多还有半里路的情况之下,他们好不容易寻了一处避风的地方,悄悄地观察到那里的形势。

宁远寨的修筑进程70元饼王从政等人当初想象的要困难的多,尤其是在高继宣来了之后,他对这座城寨的希望,远远高过了朝廷臣僚甚至皇帝的预期。

于是,这个宁远寨最终被规划为五座承载组成的防御体系。

王从政和李宗咏对此也很是无奈,比起资历来他们两个差得实在太远,所以在高继宣面前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最为糟糕的是,那个提供建材的康采恩,竟然一力支持这样的主张。

那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既然人家负责后勤的都不嫌累,他们两个主官就更不好找借口了。

其实康采恩心里也苦啊,原本他在采购建材的时候就闹出了不少东西,如今,这建材需求的口子却越扯越大。

好在这里距离黄河不远,刚才就索性抛弃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直接把最让人郁闷的何莎购买落实在了宋朝当地。

虽然说河沙参与到中国建筑工序当中的历史并不好研究,但凯恩只是说了一声,苗继宣便立即表示可以动员整个麟州的力量,帮他解决这一问题。

有了这样的支持,康采恩甚至觉得,只要生态承受能力允许,或许真的可以在黄河沿岸采掘河沙。

不过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比起相对缺水,而且很容易因为河道突然改变而造成大规模洪涝灾害的北方康采恩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在它的越国基地当中,那里河湖众多,河沙的可用量也是远远超过了北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