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国防网络(2 / 2)
萧鼎这才收回盯着叶淳的目光。
“我信你。”萧鼎点头,停顿了下继续道:“你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上面对此事很是重视,所以不得不再行确认一边。”
叶淳有些惊讶的抬头,翘着的二郎腿也跟着放了下来。
“又要扩建?之前不是已经交付了一批装备了吗?你们有钱了?”
说起装备,叶淳可还记得那还欠着部分钱款呢。
改革开放,国家转型没钱拨付,叶淳对此很清楚,同时为了维持双方的关系队伍拖欠了的钱叶淳也只是装着不知道,默认了下来。
虽然如此,在这里边叶淳可并没有吃亏,单说已经改名南明材料的厂子里附带的乘用车,轿车等上了目录的牌号军方也是送给了自己,给应龙未来进入轿车等汽车市场留下了一个入场券。
在中国如果没有汽车的目录资质的话,是无法生产对应车辆产品的。
“这个等军方的人来找你的时候在了解吧,你知道这事就行。”萧鼎打断叶淳接下来的询问。
两方并不统属,萧鼎也不愿意多谈这些事,有合作不代表两者有上下级关系。
叶淳露出表示明白的眼神,识趣的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谈论下去。
“对了,之前你问我我公司的网路线路的规划是想要接网进来吗?”叶淳随口将话题转移到最初的话题上。
国安愿意入网,那叶淳是举手欢迎,这可是代表一些部门承认了应龙的网络,那么未来或许有着更多的机要部门也会跟着接网。
“你们网络远距离传输数据有没有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或者根据距离的不同接受的速度也不同?”
萧鼎没直说是否想要接入应龙建设中的互联网,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向叶淳透露着入网的一点需求。
互联网能够远距离传输大量的信息数据,这对于极其需要情报信息快速传递反馈的部门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情报传递手段。
萧鼎有心借助这个网络来编织全新的情报传输系统,却是考虑到供应方是民营公司,自是慎之又慎。
“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事,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距离,加上传输介质和环境的好坏数字信号都会有几率出现丢包现象,只不过是几率的大小多少。”
叶淳停顿了下,又道:“如果你真想接入这个网络的话,我个人建议你们多路线传输,这样一来某条线路出现异常其他线路还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和隐蔽。”
这个年代超远距离传递重大情报的手段较少,传统的电报和电话等手段容易存在被监控的现象,而新生的互联网恰恰能够做为高效率的传输手段。
至于卫星通信,不得不承认以中国目前的技术还没能开发出自己的通信卫星来。
新生的互联网或者说前因特网早已应用在美国的国防部门各个层面。
若非应龙横空出世,加上应龙开始铺设互联网体系和与部分高校设立培养计算机人才,萧鼎也不会将目光投向叶淳这边。
真正是否跟应龙接触,萧鼎也是经过严格的密查和审核之后,上报高层并获得许可这才借着曾院士的考察过来接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