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353 还叫共和国吗?(2 / 2)

加入书签

在蒙特还没有掌握智利的时候,自己再多的付出,也没有收回的机会。

“既然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这是我为你坐上总统之位,而准备的厚礼。”张睿再次拿出一张准备好的目录,张睿似乎已经早就算准了蒙特会接受一样,连礼单就知道了。

蒙特有些愣住了,这份有‘礼单’似乎出现得并不是时候。

“一艘长弓级铁甲舰,两艘海帆级装甲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还有四艘500吨炮艇。张先生,你这份礼单,实在有些过去厚重了。”蒙特表示很惊讶,张睿为了把自己送上总统的位置,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的大呀。

这也代表着张睿会从智利拿出多少利益,蒙特从来不相信,会有人好心帮自己,而不求回报,不过为了总统的位置,就必须会有付出。

“而且不在这份目录里面的,是我愿意为你培训5000名陆军,以及这支舰队的所有人员。”张睿给出的这个条件,才是蒙特最想要的,因为军舰可以买,但人才却是要造培训的。

“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一个要求。”张睿接着说。

“什么要求,如果不是太难办,都不是多大的问题。”蒙特还沉浸到喜悦之中。

“很简单,如果在培训过程中,我方发生了战争,贵方的培训人员,有义务接受我方的指挥,并且作为我方人员参战。”这才是张睿能真正拿得到手的利益,“我希望是现役的海军人员,因为这样更容易培训。”

蒙特看着张睿真诚的眼神,努力把心里被当成炮灰的想法压下去,虽然黄埔现在还处于战争状态,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海战要打吧。

蒙特虽然压下了心里的想法,但还是不由自主的去思考黄埔的事情,仔细想来,好像现在并没有什么战事。

“这个可以,我在回国后,会尽量安排相关的海军人员,交由贵方培训。”蒙特答应得也非常的爽快,反正之间更加严厉的条款都答应了,这个小小的要求自然也没什么不可以。

与蒙特的事情处理完后,张睿才开始哈哈大笑,自己面临的困难终于可以缓解了,海军一直很缺少手。

就算是已经从满清的其他地方招收海员,但也最多只能当做水手,想要成为海军的舰长,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实力,就是政审这一关,就不一定能过得了,海军的舰长可不是一般人能当得了的。

现在黄埔就面临海军军官不足的困境,一艘长弓级,12艘海帆级,还有为数众多的轻巡洋舰与炮艇,需要的军官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因为黄埔直接从风帆时代直接过渡到全蒸汽机时代,开船所需要的技术人员,也是相当的多。

因为七国联军即将动手的原因,张睿可是为这事情操碎了心,想要扩编舰队,黄埔的生产能力是有,但却没有足够的技术军官。

现在把智利的海军骗了过来,原来那些军舰上的副手,完全可以抽调出来,出任新军舰的舰长职位。

历史上的八国联军光军舰就有56艘,虽然里面有很多是炮艇一类的小船,但总数量在那里摆着。

现在虽然没有德国的参与,由原来的八国联军变成了七国联军,但总来推断来说,这一次联军的实力,会比历史上更强。

历史上的八国联军,是北洋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满清的海防几乎等于零,所以八国联军也就是象征的派了点军舰。

可是现在呢,七国联军的目标可是自己,而且还在考虑到满清的两艘镇远级,那绝对会派出更强的阵荣。

到时候想要对抗七国联军,虽然103号舰,长弓号铁甲舰,长弓号重巡版,可以称得上对抗敌人的精锐,但面对敌人足够多的小型军舰,只有12艘的海帆级,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虽然轻巡的数量也不少,但其本身的吨位与火力,并不能快速的对抗小型目标。

而且因为军官缺少的原因,轻巡的威力,并不能完全的发挥,这样一样,黄埔海军的实际战力,还得打一个折扣。

反正一句话来说,张睿这一次把智利的海军骗过来,至少可以让轻巡扩大几艘。

这样可以应对的军舰数量,也会多上一些,至少敌人的轻型军舰的威胁会减轻不少。

好吧,先把蒙特与智利的事情丢在一边,虽然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但想要有成果,还需一些时间,所以南美军舰竞赛的事情,还要等蒙特坐上总统之位再说。

之前宝海不是有意无意的打听长弓号的位置吗?

那么现在长弓号的位置在哪里?

美国三藩市!

也可以称之为旧金山!

还可以称乎圣弗朗西斯科!

至于旧金山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已经由不着我来再次说明了。

那么沈一平带着三艘军舰,远渡太平洋,来到旧金山的海岸是为了什么呢?

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给美国施加压力,让美国明年的abcd舰变成abcdef才更好。

另一个目的,就是之前美国颁布的排华法案,这是一个美国国内的法案,想要让美国国会取消这条法案,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但并代表着张睿就不能做点什么,在美华人是怎样的处境,没有谁比张睿更加的清楚,所以张睿就派出了沈一平,带着三艘军舰来到了这里。

除上让美国感觉到威胁外,更多的是将在美的华人接回国内,特别是在美国修建铁路的华工。

现在詹天佑整天都在吵着要工人,虽然国内工人众多,但最多也就只能干干苦力,那些需要技术的岗位,可是一直都很缺人。

正好美国的排华法案出台,詹天佑自然也盯上了为美国修建铁路的华工。

在詹天佑的软磨硬泡之下,张睿终于将沈一平前往美国示威的计划提前,这一次沈一平来到旧金山的任务,就是为詹天佑带回足够多的华工。至

于沈一平这一次能不能带回足够的工人,那就要看沈一平对美国人的态度,是否可以给美国人足够的压力。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