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2 北洋停了(2 / 2)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努力发展自己的实力,让美国怕自己,那么华工的待遇,自然就会好。
可是现在,除非黄埔在美国的西海岸,常驻一支舰队,要不然美国才不会鸟你。
“别想太多,既然我们已经来了一次,我们就能来第二次。”李功耀看着渐渐升起的月亮,看着被月亮洒满全身银辉的沈一平,开口劝解着。
“我不是担心这个,我们已经出来近三个月的时间,长弓号已经达到了极限。”沈一平精神萎靡的扶着栏杆,之前与内森的怒气大发,是沈一平强撑着。
经历了太平洋的风暴,再加上高强度的对岸炮击任务,不仅仅长弓号,就连那四艘运输舰,都是状态非常的不好。
再加上这回航的半个月,沈一平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这只船队的非战斗损失,已经超过了10%,如果再不进行休整,很可能会撑不到回黄埔的时候。
“你居然不担心华工的问题,真是罕见呀。”李功耀好像发现了大事情,脸上布满了惊讶。
“华工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不是现在能处理了,我在旧金山的时候,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发现他们,除了其中一部分人外,其他的,并没有回国的想法。”沈一平语气都透露着疲惫,可以想像沈一平的压力有多大,至少没少为此操心。
“原来如此,那我们在美国留下的办事处,也是这方面的考虑吗?”李功耀这才明白,为什么沈一平要在条约加上这一条,原来是为这些想回国的华人准备着。
“算了,不管这些了,反正船到桥头自然值,等着回去接收新军舰吧。”沈一平也不再想事情,打了哈欠后,就丢下李功耀一人在甲板上吹风,他要去好好休息下。
几个月的海上奔波,长时间的思考对策,再与内森讨价还价,可是消耗了沈一平非常大的精力。
虽然在船上并不是能很好的休息,但至少也要勉强的睡一下,缓解下身体上的疲劳。
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吹风的李功耀,看着远去的沈一平的背影,心里面就只剩下风中凌乱了。
沈一平的舰队还在海上漂着,离着回到黄埔的时间还有一些,所以我们先跳过,那么在沈一平离开之后,远东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第一件,就是李鸿章在英国购买的两艘巡洋舰回国了,原来在北洋大名鼎鼎的超勇,扬威。
可是现在的李鸿章却是有些不满意,他对这两艘1300吨级的巡洋舰相当的看不上眼,这也难怪,毕竟北洋已经了四艘海帆级,那可是能对抗铁甲舰的巡洋舰,自然对这两艘小不点看不上。
不过呢,因为是从英国人那里订的船,李鸿单也只能面对微笑,对两艘军舰的舰长,表示由衷的祝贺。
可是在大家的眼里,这两名去接舰的舰长,怎么看都不像是高兴的模样。
他们现在的眼里的,可是东南西北,就算上不了东南西北四舰,那四艘轻巡也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吨位也比超勇,扬威大,还能凭借优良的火炮,完全可以分分钟教这两艘军舰做人。
啊,不对,是教超勇,扬威分分钟如何做舰。
在一场盛大但却强颜欢笑的入役仪式过后,这两艘才入役就已经落伍的军舰,就正式成为北洋水师的一员。
原来事情到这里算是结束了,但好死不死的,却是被李鸿单的对手翁同龢给知道了。
如果没有东南西北四艘海帆级,超勇,扬威的确是一艘好军舰,特别还是在1880年。
在这个时代,英国的造船技术,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火力与排水量方面,做得还是非常的均衡。
但是有了比较后,大家发现,与其花费65万两白银,从远在欧洲的英国订购一艘比不上轻巡洋舰的撞击巡洋舰,还不如向黄埔订购一艘20万两的轻巡洋舰。
虽然火炮与蒸汽机要自己安装,甚至有通敌的嫌疑,但花一艘钱完全可以买两艘嘛。
就为了这么点屁大的事情,翁同龢就在朝廷上,大肆攻击,指责其贪污,受贿,买到了连20万两都不如的军舰,然后两帮人就吵了起来。
如果不是光绪还在上面盯着,这两帮人估计就要打起来,如果真的打起来,52岁高龄的翁同龢与59岁的李鸿章,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还只有11岁的光绪,坐在龙椅上,表示非常的期待,他真想看这两位老人家打起来。
打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但争吵的范围扩大化,却是肯定的。
开始的时候,还在争吵两艘军舰值不值,李鸿单有没有从中贪污。
后来却是发展到还在德国建造的定镇两舰,甚至还包括南洋自建的几艘军舰,反正北洋的军舰,都被清流给吐了个遍。
最后争执的结果,就是慈禧大发雷霆,将两人老人各打50‘大板’。
开玩笑的,这两位老从已经是高龄了,要是真打板子,估计他们也就躺在床上了。
所以最后还是改板子为罚俸,算是让这两位老人的面子问题,得到了解决。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但实际上,这才是开始。
虽然最慈禧是各打50大板,但真正偏向的,还是跟着自己一派的翁同龢。
等到第二天,慈禧就通过光绪,下达了清查北洋的命令,准备给李鸿单下绊子,结果自然是翁同龢胜了。
满清的哪个部门不贪点,结果清流就抓着这一点,放过了李鸿单,却是往死里参北洋,直接干倒了李鸿章的不少心腹。
而慈禧也借着清流的借口,全面停了北洋的购舰资金,让北洋的发展,停在了1882年。
这可把李鸿章给气得半死,这不,还在床上躺了几天,直到慈禧派了来御医,才勉强能起身。
想想也是,北洋可是李鸿章的政治资本,现在慈禧停了北洋的购舰资金,北洋还会是李鸿章的北洋吗?
那就真的不一定了,在李鸿章卧病在床的时候,慈禧可没少派八旗去捣乱,如果不是李鸿章的病好得快一些,指不定现在的北洋,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也正是慈禧这样的做法,虽然李鸿章表面没有说什么,但心里还是非常的不爽。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