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462 你的初一,我的十五(2 / 2)

加入书签

虽然这种刺杀的任务,肯定不会是自己亲自带队,但相对于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无聊日子,有些事情做还是很不错的嘛。

身边江南战役的总指挥,王明对于这种情况,也是一脸的蒙逼。

蒙逼到什么程度呢?

到了王明看到几个营长,就有一种想要躲的冲动。

也正是这种冲动,让王明根本就不想待在指挥部里,几乎每天都在阵地上乱晃。美名曰,检查防御工事的布置情况!

一听到这个理由,那些围着王明的营长,脑袋一转,就知道王明是几个意思了。

既然王明不决定哪支部队去执行任务,那就让这些营长们自己选择吧。

几个营长合在一起,简单的商量了一下,便定出一个章程。既然任务是刺杀李鸿章,那么肯定是要潜处北大营,那么几个营的侦察小分队,就一起来比一下吧。

只要最后赢了,那就这个营长去找王明要任务,其他的营长就主动放弃!

既然要比一场,那么几个营的营长,自然是坐阵指挥,也就不去找王明了。

再加上南京的清军不主动出击,这几个营长也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侦察小分队身上。

也正是因为这个,当紫金山的清军,因为东子的主动投降,被带着主动进攻的时候,这几个营因为不在位置,所以没有及时反应过来。

还好当时王明在现场,在发现清军异常的时候,直接下达了命令。

好吧,其实就算是王明不下命令,孙再荣也有权限,调动一定的部队,用于对清军的反击。

而且看到清军的冲锋,一直都快闲出鸟的黄埔士兵,对于冲到眼前的战功,怎么还会放过。

几个营的侦察分队,在经过一声大混战之后,终于决出了一个‘王者’。

王明也顺其自然,将刺杀李鸿章的任务,将到了这个小分队的手上。

相对于李鸿章利用好几次佯攻,分别调动黄埔的兵力,王明的已计划就要简单粗暴的多。他对这支小分队的要求,就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找到李鸿章,杀之!

至于怎么潜入北大营,怎么找到李鸿章的位置,怎么去杀了李鸿章,王明一概没有要求。

这个小分队的队长,听到王明这个命令,那就一个激动呀。

这完全是等于将自己给放开了绑绳,只要没有违反军纪,自己完全可以将学到的战术,从头到尾用个遍嘛。

一想到这里,几名队员相视一眼,都看出经彼此眼里的兴奋,有这么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傻子才不兴奋。

当他们再次看向北大营的时候,眼睛里迸发的,上对于战功的期望,几乎眼晴都红了不好。

想想大战东京城的花子敬小队,想想在安南防了个滴水不漏的护卫队,没想到他们也有这么一天,可以像花子敬一样,带着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深入敌方的军营,去刺杀敌人最重要的将领。

看着激动不已的侦察兵,王明在心里无语的摇摇头,虽然他们的战斗力,还是非常的不错,但面对任务的心态,还是差了一些。

至于与特勤队相比,特勤队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可是重来都没有激动过。

不过是在东京大战一场,还是在英国大战一场,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平常的吃饱睡觉,没有多大的区别。

更别说李鸿章这种‘小目标’他们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虽然李鸿章也算一个大人物。

但这个大人物,放在整个世界上来看,还真上不了多少的台面。

之所以特勤队与情报部队,会参与到这次任务中来,还不是两支部队,也到正常的流程,顺带提了一下。

至于要不要参与进来,特勤队与情报部队,完全有自己的自主权。

至于向王明通报一声,完全是考虑到整体的战场上,如果刺杀了李鸿章,会不会对王明的整体战略,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只是这种正常的通报,不知道是怎么被阵军给知道了,看到阵军这么积极,特勤队与情报部队,也很自觉的往后面退了一步。

他们的战功,可不是算多少个人头,而是他们在战场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说到底,杀与不杀李鸿章,对于他们的战功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王明虽然心里摇头,但脸上还是一幅鼓励的表情,至于不能伤了战士们的心嘛。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李鸿章借着夜幕的掩护,向南京城外面输送了一千的骑兵,侦察小分队也同样借着夜幕的掩护,偷偷的潜放了北大营。

看似北大营有15万清军,但实际上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而且就整体的训练水平,装备水平,清军绝对比不上红军。

以至于以护卫队为目标的侦察分队,在最开始制定战术的时,他们的战术规划,就是利用各种掩护障碍物,慢慢接近李鸿章身边。

然后趁机远距离击杀李鸿章,再然后就是借驻混乱的环境,再安全的返回南京。但现在的他们所看到的情报,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狂呼,你他嘛的在逗我嘛!

之前制定好的计划,已经完全用不上了,变成了一堆废纸。

因为此时此刻的他们,正穿着新进的衣服,大摇大摆的走在清军的营地里面。

这种完全被无视的情况,真的可能发生吗?

绝对可能,因为清军的15万人,来自满清所控制的所有省份。

大家操着不同的方言口音,说着不同的话,什么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在这里就是最直接的表现。

面对着陌生的声音,谁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不是敌人,至于清军怎么去分辨敌我,那就不是小分队去操心的呢。

至于用于分辨敌人的口令,那有什么困难的,只要找几个舌头,或者再做点什么花招,还是随便就能套出来。

也不知道是运气太好,还是清军根本就没有想过,会有黄埔的侦察小分队混进来。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