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0 蜀道难(2 / 2)
张睿想要将四川,打造成另一个规模更加庞大的黄埔,一个安全性更高的黄埔。
至于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还是洗洗睡了吧,只要山峡没有建起来,大吨号的船舶,完全是在往长江里送死。
没有进行疏导的长江,绝对不会比海上要完全,甚至比海上还在危险。
那些年,沉入长江的船,都在向人们述说着长江的可怕。
而且水路还有一个现在无法克服的困难,那就是长江的航远,并不是很稳定。
每当遇到大雨与大旱,虽然不会造成断流,但船的航全,却是无法得到任务的保障。
与其冒险用水路运输,还不如多花一点钱,在现有的蜀道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当然了,这次的扩建,执行的标准并不是什么双向八车道,也不是会标准的高速公道。
这一次的标准,就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全套的工业设备,都要以安全的通过。
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简单很多了,因为现在工业才起步,工业设备还没有大型化。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只要运入工业母机,安全可以在四川自行生产工业设备。
所以这一次两个建设兵团的任务,只是将原来的蜀道,进行加宽加固。
然后对于一次特殊的地方,进行一定量的改建,比如现在快反一营长,他现在正被土匪阻挡的这个隘口。
用一句话来形容蜀道,那就是著名诗人,李白的那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几乎所有的蜀道,都是依山而建,顺水而为。
蜀道最多的,就是一阶又一阶的石板台阶,运输物资也不过是肩扛马驮。在这种险要的地方,或许只要一支步枪,或者一把的手枪。
现在一营长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挡在他前面的隘口的,是当地的一伙土匪。
这伙土匪要说装备呢,也就是几支鸟枪,根本就比不是黄埔的一个班。
可就这样的破烂武器,居然挡住快反合成团的路,真心是让他心里很不爽。
不过不爽归不爽,一营长还是要在两嘴冒泡的情况下,经尽可能快的速度,拿下前面这个隘口。
一营长在查看了周边的地型后,决定往前面调动迫击炮,对付这样的目标,曲射性能最好的迫击炮,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一顿炮轰过后,一个班的士兵,在机枪与自动步枪的掩护下,沿着被炸出一个又一个洞的山路,绝对占领了这个隘口。
可是当一营长,带着笑容,越过这个隘口的时候,他的脸色却是立马变成了黑色。
因为在他的面前,像这样的隘口,不是一两个,也不是一二十个,而是一片连着一片。
更让他脸黑的,是这个被占领的隘口,安全是土匪主动放弃的。
可以想像,在这片山连着山的地方,会有着多少的隘口,也会有着多少这样的土匪,如果真要一路打过去,一营长现在就在骂娘了。
丁宝桢看着朝廷发来抵报,再看看最近四川的情况,脸上的愁容却是一点点加重。
从他就任四川总督一职以来,四川的匪乱虽然在严厉的打击下,虽然明矾上收到了极大的成效。
但就实际的情况而言,匪乱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只不过从四川转到了重庆。
至于重庆的匪乱,丁宝桢却是无能为力,谁让这距离那么的远,而且还那么多的山,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丢出去,也不过是一点点的小水花。
而且除了手中上兵力不足之外,他还预感到一件大事,那就是张睿这一次打江南,并不只是表面打江南而已。
如果张睿准备拿下四川,他只要解决运输的问题,就可以将自己直接打得找不得北。
丁保桢虽然不是李鸿章级别的战略家,但一般的战略形势,他还是能看得非常的清楚的。
如果黄埔占领了四川,那么直接出蜀道,大清的北面,将再无天险可守。
可是自己递上去,加强四川防备的折子,却是杳无音讯。
丁保桢不相信李鸿章看不了来,四川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既然自己都能看得出来,那么作为满清重臣的了李鸿章,怎么会看不出来
。看来李鸿章对于四川的安全,并不是很看重,甚至已经将四川放弃了。
一想到这里,丁保桢就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如果李鸿章真的放弃了四川,那么李鸿章又是在打着怎么的算盘?
“大人,从重庆发来的军报,黄埔乱贼,已经进度重庆周边!”急冲冲跑进来的副手,将丁保桢从沉思中惊醒。
“拿来我看看!“丁保桢没有着急。其实再着急也没有用,从重庆到成都,要花费多少的时间,他心里还是非常的有数。
怕是这份军报,送到自己手里的时候,重庆怕是已经……
丁保桢心里估算着时间,现在的长江,正好处于最好的航行时期,如果速度足够的快,或许这份军报还在半路的时候,重庆就已经被黄埔占领了吧。
丁保桢慢慢的看着军报,希望从这份军报里,看出黄埔是想做什么。
黄埔想要打到成都,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或许自己还有比较多的时候,可是从陕西请救兵。
“嗯?”当丁保桢看到黄埔从陆路,开始向重庆进军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非常的精彩。
因为这一份的军报,除了说明黄埔在进攻外,其实更多的是在说黄埔的进军缓慢,以及黄埔正是全力的修建进川的陆上道路。
“黄埔这是想做什么?”丁保桢放下这份军报,心里全是不解。
一个团的兵力,而且其最重要的任务,居然还不是攻城掠地,而是在修路。
这黄埔打的是什么主意?
“传令,再去打探,一定要摸清黄埔的意图。”
丁保桢自己猜不出黄埔的意思,那么李鸿章呢?
丁保桢习惯性的拿起钢笔,在落笔的一瞬间,他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习惯了黄埔的钢笔,虽然钢笔字没有毛笔字那么有韵味,但就书写速度而言,却是毛笔所无法比拟的。
“唉……”丁保桢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自己已经入川有八个年头,虽然政绩不错,但怎么都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