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489 要不来一打?(2 / 2)

加入书签

这份张睿开出来的目标,虽然没有他的那么厚,但其中的含金量却是无与伦比的,至少里面几乎包含了黄埔的所有先进科技。

就连黄埔在战前严格保密的无线电技术,都在这份目录是里面,甚至还包括燃烧弹。

反正黄埔在江南战场上所有出现过的武器装备,都在这一份目录上面,真的是含金量特别之高。

“这一份的目录,张先生,说实话,让我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汉特说的可是实话,连自己的老本都交了出来,这是打算给个盟?

“这些都是真实的,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马上拿出样品。”张睿指着目录上的无线电,上面写的无线电,绝对是真的,但是……

“那么这份无线电后面的这些技术目录,怎么会是全部强制性交易,为什么无线电的技术,居然还有如此之多的必要购买材料!”汉特指着后面的元器件目录,上面的价格,真的是太高了。

而且看这个价格的标注,并不是论吨,而是论单一的盒装。

至于后面的那个一盒一支装的标注,汉特直接当做没有看到,既然是这么高的价格,就算只有一支装,也是相当的说得过去。

“你确定要购买这些元器件的技术?”张睿面带戏虐的表情,表面似乎是在嘲笑汉特,但张睿表示自己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因为张睿戏虐的表情,完全是想到要生产无线电台,自己付出了多少的代价。

如果德国也要完全自行生产元器件,不知道德国要付出多少代价。

“好吧,如果你坚持,我也可以增加这些元器件的生产技术。”张睿拿出目录,将这些技术再次加上了去,然后再交给汉特!

“什么!”汉特又学会了一句新的中文,他完全被这些元器件的技术目录给吓到了。

从最基础的外壳,再到最重要的电子管,一共有12个技术技术。

这是打算让自己买一打的技术吗?

而且这些技术,还被张睿分类到一级的标准,是最顶级的一类。

按张睿的分类标准,一级是最高的标准,如果进行技术交换,可以交换三个二级分类。

而一个二级分类,可以交换三个三级分类。

那么张睿的三级分类,是包括哪一些东西呢,其中一个,就是德国现在使用最多的自紧炮管生产技术。

当然了,张睿自己有自紧技术,但有些事情嘛,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且黄埔的自紧技术,就生产成本而言,肯定是比德国的高。

而且就德国的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

虽然生产出来的性能,差了黄埔的自紧工艺好几条街,但总的来说,还是能满足不少客气的要求。

谁让黄埔的炮钢,一直都无法降下成本,所以对于某成客气来说,实在是太高了一些。

既然有了高端的产品,自然也有一些低端的产品,这样才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客户。

只是这个技术分数,只不过是拿来卖钱的,所以张睿就对其进行了压价。

而汉特看到这样的价格,自然也是吓了一跳,炮管自紧技术,可是德国的核心技术,真的这么不值钱吗?

“这样的开价,我方真心有些接受不了!”次汉特表示自己接受不能,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去交换对方的低级技术,自己很傻吗?

张睿双手一摊,表示自己真心没有故意压价,这份技术目录,完全是自己按实际开出来的。

“汉特先生,对于无线电的生产,你可不要太看他了,即便是已经完成了产线化,但实际的生产成本,却是非常的高。至少就现在的产线而言,成品只有一成!”

这真不是张睿说假话,而是现在真的是这样的成品率,而就是这样的成品率,就已经是现在最高的了。

而且还因为某些原因,既然是这样的成品率,现在黄埔的无线电台,还是无法装备到营一级。

“我们可以到产线参观一下,这样才能决定,这些技术的分级,是不是合理。”张睿面对汉特的就问,表示自己还要带个参观产线。

画面一转,张睿就带着汉特,对无线电台的产线进行‘考查’。“汉特,这就是最后的总装车间,所有的元器件在这里进行组装,最后再完成了信息测试,就可以成为一个可以发射无线电的电台。”张睿指着坐在一排的工人,告诉他这里的工人,执行的是组装工作。

汉特表示自己看见了,那些摆在台面上的元器件,被熟炼的工人装在外壳上。

但他也看到了,每一个工位的后面,都有着一个人,专门登记着元器件的使用。

而且每组装完一个电台,最后在封壳的时候,还按之前的元器件清单,进行两次的核对。

“张先生,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你的技术分数,会将这些技术分在一级了。”如此严格的标准,如此严格的保密措施。

如果德国也能生产无线电台,相信以威廉的性格,怕是这些人,没有任何时间可以离开。

估计连上厕所,吃饭,都是一天24小时盯着。

不相着不行呀,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消息传达不够及时。

如此重要的东西,不管是生产,还是使用,都会在严格的保护之下。

“要不来上一打?”张睿指着电子管的生产线,一脸慎重的看着汉特,认真的问着。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