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舰炮随动?早着呢!(2 / 2)
但经过几次的海战来看,一但进入了僵持的交战状态,或者已经打疯的状态下,炮长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
甚至因为副炮消耗弹药太快,导致那门副炮要跟其他炮位借炮弹,而且还借错了炮弹。虽然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在主炮的身上,但这也给海军提了一个醒。
随着战列舰结构的复杂化,还有功能分划更加的细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就可以承担一个部门的运作了。
自然而然的,炮头库班长与发射药库班长的职位,就顺理成章的出现在在黄埔海军的编制里面。
现在弹药库的班长,就是对弹药库发往炮塔的炮弹进行核对,如果将高爆弹发了出去,估计上面的炮长就要杀下来打人了。
“确认穿甲弹,送弹。”确认没有发错炮弹的班长,按动着卷扬机的电键,让电驱动的卷扬机,带动200分斤的炮弹,从底舱提升到炮塔。
随着电动机的运作,被弹托固定的炮弹,就被很快送到了炮塔。
守在炮井的炮长,在第一时间,就确认了弹头面前的黑色标识,确认这是一枚穿甲弹。
在确认是自己想要炮弹后,之前就要待机位的吊机,在装填手的操作下,直接抓起炮弹,再移动到炮弹的装填位置。
“清空炮膛,确认穿甲弹一发,强装药。”相比于使用定装弹的副炮,主炮的装填侧要复杂很多
。
不仅仅要清理炮膛,还要对每一次发射所采用的发射药包进行清点,甚至在装填完后,还要对炮栓进行检查。
“确认装填!”在确认炮膛以及炮弹的状态后,在推动臂的帮助下,位于装填槽上的穿甲弹,便被推入深深的炮膛里。
然后几名装填手,就徒手抱起四包发射药,但推杆收回的瞬间,就将发射药包放在装填槽上。
然后堆杆再次推进,将发射药包推进到药室,最后在炮长的确认下,炮栓被装填手装上。到了这一步,一发穿甲弹的装填,就已经完成了。
“回位,目标纳尔逊号!”炮长在确认炮弹已经装填后,就把眼睛凑到瞄准镜的前面。
“如果连炮塔的转动,都可以由火控室控制,那就是真的太好了,我们只要在这里坐着装炮弹就行了。”调整着参数的炮长,嘴里却是在念念叨叨。
泰山号的半自化的确很高,但即便是张睿开了金手指,点出了很多黑科技。
甚至将二战以后的炮术与炮塔理念弄了出来,但因为电子设备的无力,自动炮塔还只是想想而已。
至于自动炮塔要什么时候才能点出来,张睿表示自己有生之年,或许还有希望。
因为自动化的炮塔,至于要达到二战后期的科技水平,想想现在才1885年,张睿表示自己玩玩手工的半自动,就已经甩开别人太多了,做人还是不要太贪心了。
“前炮好!”对于打相对航线的目标,泰山号可是相当的有经验了。
虽然从泰山号入役以来,与军舰对轰的机会并不多,但打这种相对移动,而且没有太高机动能力的目标。
泰山号表示自己已经击毁了不少的目标,现在在旅顺的港口,还摆着他的战果呢。
“后炮好!”对于使用了半自动装填技术的炮塔来说,不管是哪一座主炮的装填速度,就已经不再受到人力的影响。
所以前主炮完成装填的同时,后主炮也完成了装填,虽然还是慢慢了一点点,但这一点点的时间,却不是什么大的影响。
枪炮官官并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因为他也在等,他在等泰山号的横摇周期,等待泰山的左右横摇回到水平位置。
为什么要等到船体回归水平位,难道不能在任何的位置开炮吗?
如果按历史的发展吏,用不了多久,英国就会敲出手动补偿修正的技术,那为什么黄埔不用呢?
其实这也是张睿的无奈,虽然手动补偿法,对于火炮命中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这个办法,并是很适用黄埔的火炮体每户,或者张睿根本就看不上这种技术。
手动补偿火炮的水平,的确是在舰炮系统没有被开发之前,提高命中不二的选择。而且这种方法的成本低,甚至只要对现有火炮,进行一定的改装,就可以直接适用。
但对于张睿来说,他想的的,是舰炮随动系统,这几乎是二战末期的技术。
既然自己有一步到位的技术,为什么还在浪费精力,去弄这个效果的确是有,但在远距离交战等同于无的技术。
而且这种技术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受制于炮手的能力,如果炮手无法掌握,那么改装后的效果甚至会更差。
而黄埔现在最缺的,就是有经验的炮手,无奈的张睿,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办法。
即然对于素质要求太高,那就让所有要求素质的东西,全部变成参数。既然船体的横摇,会影响到射击精度,而且还会影响到射速。
那好吧,副炮我先不管了,主炮本来的射速就不高,将火炮的射速比横摇大一点。
在横摇到达平衡的时候,齐射系统自动点火,这样跟炮兵的素质还有关系吗?
而这也是为什么泰山号保持18节速度的原因,不是跑不快,而是航速太快,横摇周期会比射速太快。
“第三轮,穿甲弹,齐射!”枪炮官按下发射电键,但火炮并没有发射,而横摇指针慢慢的向中间靠拢。
当陀螺仪的指针,指向中间的红钱时,前后主炮突然间齐齐发出怒吼。
之前已经完成装填的穿甲弹,就在高压燃气的作用下,以两倍音速飞出炮口。
而这四发炮弹的终点,就是在远处的纳尔逊号,至于会不会命中,全部都交给上天吧。
“第四轮,穿甲弹,强装药!”枪炮官对于这一轮的炮击,并没有报有太大的希望,毕竟才是第三轮。按黄埔的射击经验,一般要在第六轮,才会有第一发的命中。
这并不是说泰山号的命中低,而是泰山的参数表,完全是按10000米远距离炮击来制定的。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