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6 敢打仗的底气(2 / 2)
“随着大量的工程机械应用,现在铁路局已经面临着操作人员的短缺,如果有大量的操作人员,我可以将铁路的修筑工程,再缩短一个月。”詹天佑又一次说着。如果只是靠人力的话,这铁路的修建真心快不了,但在工程机械的加力下,简单的铁路真心修得很快。
“再来就是我了!”李把式又一次站了起来。刚刚他是对陆思风工作的补充,现在才是他报告的时候。“首先说钢铁产量,随着安南钢铁厂,还有海南钢铁厂的投产,我们现在的年钢铁生产总量,已经达到了20万号顿。虽然存在着一些钢铁质量不达标,或者说达到了优秀的等级,但总数量这一块,还是可以达到欧洲列强的水准。”李把式对于这个结果,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三年的努力,终于追上了欧洲列强的尾巴。下一步他要做的,就是全面的超越欧洲列强的水平,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要比欧洲列强要高。
“恭喜!恭喜!”张睿实在是太高兴了。这20万吨的钢铁产量,这要是在历史上,至少要等到1939年的中华大地,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现在李把式居然能在三年的时间里面,将钢铁产量提升到如此的规模,就算是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数量这方面也是不错的。
“运输系统这方面,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海上运输队可以抽调十万号的运力,而且还是整体航速在15节的快速运输船。而陆上的运输队可以抽调2000辆汽车,5000匹驮马,总计7500吨的运输总量。”说到这里,李把式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别看这些运力数字很大,但在实际的使用之中,肯定是要分成了好几队的,所以每一队的运送总量,并不会太高。
而这一队的运输量,最多也就是给一个快反师提供足够的物资供应,毕竟这一次的北方战争,大部分地区还在是内陆。海上的运输能力再强,最后还是要由陆路转运。而且北方的大港口很少,运输船卸货这一块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这运力中是看似很高而已。
对于这样的运输能力,张睿也有些不满意,如果放在二战时间,2000辆汽车,也就是估计一个装甲师而已。想要支撑北方战争的所有物资消耗,靠现在这点陆上的运力,真心让人非常的担心。还好之前就已经将铁路修到了长江的边上,至少这前半段可以使用火车。
“各位都说完了,接下我来说说吧!”章少元最后一个才站了起来。前面的那些人,都是决定着黄埔能投入多少力量用于打伏,而他的发言,却是可以决定着黄埔可以打多久。他可是一直等着黄埔的后勤体系,粮油是最重要的一环,武器再好,饿着肚子也没办法打仗。
“大米总储存量,可以支撑我们所有部队六个月的作战需求。各类副食的总储存量,就是全军吃一年,也几乎吃不完!”一说到这样,章少元就来劲了。自从他干上后勤部长这个工作之后,他就几乎无限制的储存的粮食。也许是小时候受过饿,所以他对于粮食的态度,绝对比任何人都认真。自从占领了苏比克之后,只要南洋能收到的粮食,他就尽可能收到手里。“除去这些已经纳入战备仓库的粮食外,我还在南洋设置了多地的粮食仓库,总的来说,只要不打上两年的时间,你就可以尽情的打,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饿肚子。”
“太棒了!”听到章少元这样的保证,军方的人都在欢呼。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不是自己手里有多少子弹,也不是自己手下有多少兵,更不是自己能拿到多少钱,而是自己手中有没有粮。只要手里有足够多的粮食,哪怕没有钱,也没有枪,他们也不会担心。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后勤,而后勤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用于填饱每名士兵肚子的吃的。不管后面你给的是什么吃的,只要能让士兵吃饱,前线的将领就不会担心。打仗最怕的就是没有吃的,没有吃的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会开小差。
“我代表军方的所有将领,向你说声谢谢!”王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两年的粮食呀,你以为打北方要多久的时间,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干涉,满清能守住半年的时候,那都是满清的先祖开眼了。以现在黄埔的实力,如果不顾一切的全部赌上,满清只是一个笑话。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多转化10个警备师,用于对满清的进攻之中,这种对于安定各地,将会更加轻松。”王明对于攻击满清,他可是有着很多的计划,但这些计划,都只是计算着黄埔现在的粮食储备。而现在黄埔的粮食储备,最多只够打半年的时间,所以他能投入的兵力,十分的有限。这并不是说,黄埔就只有供应部队半年的粮食,而是在不影响整体发展的前提下,最多只能打半年而已。
现在章少元已经备齐了两年的战力粮,那么自己就可以放出手脚了,黄埔国内的粮食先不动,所须要的战粮,可以直接多南洋起运。这样一来,海上的运输能力,就可以完全的利用起来,而且南洋的粮食先一步进行消耗,大约半年之后,说不定满清已经不在了。
“呵呵!”看着兴奋的王明,张睿也是一脸的开心。章少元弄了两年的战备粮,张睿是清楚的,但他不会跟王明说。不是张睿不想说,而是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说出来,别人都会信的。如果张睿说,现在只要自己一句话,李鸿章,左宗堂就会倒向自己这一边,王明等人会相信吗?
别开玩笑了好不!
虽然黄埔的实力很强,但清楚认识到很强的人,除了张睿自己以外,估计就是沈一平,还有李鸿章与左宗堂了。剩下的王明,花子敬,秋真源虽然也知道黄埔的实力很强,但他们所认知的很强,最多只是认为可以压着满清的部队打。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