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615 抢攻还是抢功?(2 / 2)

加入书签

而在远处看着城门将要关闭,他心里也非常的纳门,为什么特勤队居然不趁机夺取城门。不过这不是现在他关心的事情,既然特勤队已经混进去了,那么自己只要进攻城门,特勤队绝对会帮忙夺取城门。只是不清楚,这些已经混进城里的特勤队,会以怎样的方式,帮助自己夺取城门。那么自己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正常的进攻方式,向着清军驻守的南城门发动进攻。

至于已经打响的东城门,孙再荣表示自己也不是很不清楚,为什么会有部队在自己之前,就已经发动了进攻。这样的做法,会提前让淮安守军进入警戒状态,但对于合成部队的自己来说,这点警戒根本就不重要。合成部队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打算过要靠措手不及来取胜,打硬仗,嘴硬骨头,才是合成部队最好的作战方式。

“进攻!”孙再荣看到机会合适,肯定不会就这么放弃,所以在前锋到达城门火力线时,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随着孙再荣的命令下达,后面跟进的迫击炮部队,第一时间就地展开炮击炮。在孙再荣下达命令的三分钟后,第一发用于较射的迫击炮,就已经被火药气体送上了天空。在经过几十秒的飞行之后,这发带着标记的炮弹,就已经越过了淮安的城墙,在城里面炸开。

随着炮弹的炸开,一团带着黄色烟雾的火焰,就在淮安城里面升了起来。而这团黄色的烟雾,也正好为炮兵指示着目标,以方便炮兵修正目标。负责炮兵的指挥官,看着黄色烟雾的地方,在心里对照了参数表后,飞快的计算出要修正的参数。

在经过一轮的修正之后,又一发炮弹飞上了天空,而这一发炮弹并没有什么染色剂,在经过几十秒的飞行之后,这一发炮弹终于没有落在城里,但也没有落在城头上。而是落在了之前特勤队所待的地方,将城门官的那些东西,给炸成了碎片。

炮兵指挥官看着这样的效果,嘴角带起了微笑,这样的精确已经够了。虽然并没有直接命中城门,但对于一门迫击炮来说,这样的精度已经够了。再说了,现在炮兵也不只有一门炮,而是一个炮兵连。虽然炮兵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对于一支营级的部队来说,一个连的迫击炮,至少也有10门迫击炮。用十门迫击炮来进攻城门,这对于淮安城来说,实在有些多了。

淮安城作为漕运的总督府,城墙肯定不会太差,但与重要的战略要地相比,淮安的城墙却也不会太高大。如果说用到防备一般的火炮,那并没有多少问题,就算是挡不住,也可以撑一些时间,至少也可以撑到支援部队的到来。

可是以迫击炮第一发试射的时候,在城墙着看着迫击炮发射的清军,却是被这种直上直下的炮弹给吓住了。一般的火炮对于城墙来说,最多也就是炸塌城墙,让守城方无险可守。但对于守城的士兵来说,这样的火炮并不可怕,因为只要不是直接命中,那几乎是没有多少的伤害。如果只是爆炸冲击波的话,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的伤害,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那并不会马上就致命。

可如果是这种直上直下的炮弹,只要有一发落在城墙上,那么只要是在炮弹周边的人,就没有一个能逃得了。虽然淮安城的守军,虽然没有与黄埔交过手,但他们也是听说过黄埔炮弹的威力的。那是比清军的炮弹,威力大了好几个级别,完全称之为恐怕。

“那群混蛋还真敢打呀!”小队长拍着飘散到自己衣服上的黄色烟尘。刚刚的标记弹,离着特勤小队的距离并不远,所以作为标记的黄色烟雾,自然也不可避免的飘到了特勤队的身上。作为特勤队的人员,当然知道孙再荣的合成部队,是怎样的部队。

所以在进城之后,他们就直接躲在反斜面的地方,迫击炮根本就炸不到他们。至于上城墙!呵呵,都知道合成部队的厉害了,特勤才不是傻子,站在城墙上去挨炮弹。至于说躲在门洞里面,刚刚城门官这样防着自己,自己要是找借口躲在门洞里面,那就正是说明自己有问题?至于那个报信的传令兵,小队长在慌乱之后,已经将他带到安静的地方,给悄悄的解决了。

至于杨昌浚让人控制住混进城里面的人,现在这种慌乱的时候,哪还会有人去管这些。城门官正在四处派人,让人过来帮自己守城门,几乎是见到可用的兵力就抓来守门。虽然城门官并没有多大,但现在这种紧急时刻,城门官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喂,你们这些人还在干什么,都给我上城墙!”正好四处找人的城门官,正好看到在安全的地方休息的特勤队一行人。其实城门官看到的并不是特勤队的人,而是在这里居然聚集了这么多的兵力。虽然之前这些还是溃兵,但现在正要用兵的时候,管他是什么溃兵不溃兵的,只要是能拿枪的人就可以。

没的听到城墙上的爆炸声,一声比一声大吗?原本待在城墙上的士兵,因为错估了炮弹的威力,现在已经死伤严重。如果不是原本没有多少人的话,估计现在连守城的人都凑不够,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小队长指着自己的鼻子,用一个根本不敢相信的表情在问。自己的身份,可是杨昌浚的亲兵,按理说这些城门官是没有权利叫自己的。

“不是叫你,而是那些人!”城门官自然也明白,这些亲兵不是自己能指挥的,所以他看上的,并不是这些亲兵,而是那些被特勤队收拢的溃兵。“我须要他们守城门,如果黄埔攻进来,他们是不是溃兵的身份,那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