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天下为棋(2 / 2)

加入书签

做出决定的梅殷行动起来很快,他马上召集了麾下的所有指挥使,当众宣布了迎奉新朝的决定。

“梅公既有做出决定,我等自当从命!”

“我等全听梅公吩咐!”

原本梅殷还在想怎么说服将领们,没想到只一张嘴,众将便一面倒的都同意了。梅殷注意到,当他说完这个决定的时候,大部分指挥使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神色,少部分人更是可以说是喜形于色,完全就不带掩饰的。

梅殷暗自苦笑一声:看来不仅是自己看得清楚,这些个武将也没有人是笨蛋。还好自己提前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若是再迟疑下去,说不定这些人里头就有人会闹出兵变。

“既然诸位均无异议,那么便回去准备妥当,明日一早我军便改旗易帜,向南边投诚。”

眼看如此顺利,梅殷也不想多拖时间,他感觉北方将有大变。既然已经打算了要投降,那么这个决断还是尽快实行下去的好,多拖一天,就多一分变数,百姓也就多受一天的兵灾。

指挥使们轰然应诺,十分配合地各自回营传达命令,管制兵马。

看着众将走出帅帐,梅殷转身推开了帐篷上的格窗,遥遥地看着南京方向,心中复杂难言。

……

朱柏登基之后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处理,虽然南方各省陆续有好消息传回来,但朝廷每天的民生、经济、军事、司法等各个方面的事情都需要他这个皇帝来做出最后的决定。

朱柏虽然自信比那个迂腐的侄子更有能力来治理天下,但现在的建业新朝比那个侄子还是差了很多。至少北方的塞王以及各省大员都没有做出表态,建业新朝对于北方的影响力也有限,毕竟先天道统不足,偏偏这道统却是读书人最在乎的,南京城里殉节追寻朱允炆而去的那些大臣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他要更加勤奋,要更加努力,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辉煌的功业,得到天下士人的衷心拥戴,也让要后人承认他朱柏是个称职的皇帝。

郁新向朱柏汇报完各地的赋税情况,以及因为兵灾而造成的影响后,还有户部的明细账目,朱柏下令免除因为战争影响到的湖广、赣鄱、江浙、以及京畿等地一年的税赋。

然后是暂管兵部的徐辉汇报各地的兵马的动向,包括齐鲁的铁铉、甘丨肃的宋晟、北方的四十万北伐军,以及燕王北上大宁的情形,同时还向朱柏还禀报了拥兵十万的梅殷接到宁国公主的家书已经改旗易帜,准备归降的好消息。

这个消息在奉天殿上传开,无疑是极度振奋人心的,梅殷率领十万两淮兵马投降,安皖地区留下的兵马也必将归附,安皖地区即将回到新朝的统治之下,离大明的彻底平稳又进了一步。

朱柏当众称赞了梅殷与宁国公主两口子识得大体,心存家国,赏赐更是没有落下,进封宁国公主为长公主,赐银万锭,封其长子梅顺昌,为中府都督同知;次子梅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

赏赐完梅家之后,朱柏可没有忘记促成此事的朱久炎,宫人、器皿、绫罗锦缎往赐往东宫一大堆,也不管朱久炎需不需要。这下文武百官哪里还不知道梅殷是在谁的努力下归降的?

望着最前方谢恩的太子,没有人不露出钦佩的神色。

朱柏忙了个脚不沾地,因为处理了太多的事情,即便早朝过去了,还要与诸位重臣再开一个小朝会,等所有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后,他才活动活动疲惫的身躯,坐上皇帝御撵往后宫行去。陪妻儿午膳的时间到了。

朱久炎与怜星早已来到了坤宁宫,等朱柏到了后,皇后吴婉吩咐人传膳。

在宫人们的眼里,新皇帝与新太子很是勤勉,连在午膳的当口也是不断地在交流着朝廷的政务,皇后与太子妃好似也早已习惯,除了为他们父子二人夹菜之外,从不会去特意插话。

午膳结束,父子二人的“小朝会”也同时完毕,皇后命人传来了午茶以后,便拉走了太子妃去处理后宫事务,坤宁宫也就留给了皇帝父子办公。

朱柏父子一面喝着午茶,一面围绕着地图商讨着两淮兵马的接收问题。

去两淮的人选没什么可商量的,只能朱久炎去。朱柏已经是皇帝了,必须要坐镇京城维持朝廷运转,其他人的身份不足以临机决断,也不足以平稳地接收梅殷军团。

朱久炎不同,身份上比梅殷尊贵,也曾经俘虏过梅殷且优待非常,接收梅殷军团必然相当顺畅,接下来的安皖稳定问题也便于顺势处置。毕竟收复安皖后,他们就将面对李景隆的北伐军团,齐鲁的铁铉,北方的燕王,以及边疆的塞王,这些问题也只有朱久炎这个太子才能有权力在前方快速做出决定。

李尧与武延光会各率十万兵马,总计二十万大军,跟随朱久炎前往两淮,接受了稳定好两淮之后,朱久炎还将带人北上,平定北首发

随朱久炎北上的兵马还是李天佑、李天福、何耀祖、杨士奇、傅安、徐忠、金日拜等朱久炎的老班底,人数不需太多,五万人马足以,保持机动性也是一个大优势,人数太多反而会加重后勤的负担与补给线的延长。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