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六十三章 衍圣公的传承(1 / 2)

加入书签

因此,朱久炎有意装作一脸凝重的样子,召集杨士奇、金幼孜等智囊前来,听凭他们各抒己见,以增强这些重点培养人等的实干能力。

从群臣热武道谢,并且将他在青州的关系毫无保留地一一列出,为了早日拿下齐鲁,他得孤注一掷。

跟齐王的兴奋相比,一旁的周王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也是不甘落后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一一道出,当然,他的人脉网也在滔滔不绝的叙述中渐渐明朗。

齐藩收复之后,接下来不是就会轮到他的周藩吗?

与齐王提供的资源与消息相比,周王出的一个主意引起了朱久炎的兴趣。

“孔讷,字言伯,曲阜人,孔子五十六世孙,洪武十七年袭封衍圣公……如今孔讷年老,大限将至,于洪武三十三年上疏,述其家世……”

杨士奇他们听完周王的话,也明白了过来。被太祖皇帝册封的五十六代衍圣公孔讷大限将至,于洪武三十三年上疏,想让其子孔公鉴继任衍圣公爵位,获得朝廷的册封。

可洪武三十三年是个什么状况大家伙都明白。太祖洪武皇帝只在位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自然是从建文元年改过来的。建文皇帝当时被靖难搞得焦头烂额,册封太子的钱都不够,哪里还能册封孔家,这万世一系的衍圣公承袭自然便这么耽搁了下来。

如今孔讷年纪越来越长,身体越来越差,孔家自然更加急于得到皇帝的册封,以定下衍圣公的承袭。

孔家想求朝廷的册封,这是孔家刚需。周王的意思是,若想拿下轻松齐鲁,当然可以利用孔家的这一点好好做文章。以孔家在齐鲁的影响力,帮助己方收复齐鲁便会更加容易。

“这么说来,咱们只要先派人暗示一下孔家,以孔家现在的急迫冀望,帮助我们的可能性很大?”

“还是五哥提醒的对!太子殿下,齐鲁虽然因为元末战乱,以及八年前的蝗灾影响,导致有些贫困,但孔家却不曾放弃文教,在当地的齐鲁的影响力,不减反增。若得他们相助,铁铉即使一根筋到底,也挡不住归附大潮。”因为在青州就藩多年的原因,齐王对于齐鲁方方面面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这也是朱久炎带着齐王和周王起来北上的原因之二。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而我朱久炎此番北上,不仅是强龙过江,身边更是带有两条地头蛇,看谁人能挡!?

周王提出的这个办法实在不错,即便那么不知建设的元廷对孔家后代的恩荫封赠都没有断过,新朝若要向世人宣示文治,拜孔庙、册封孔家后人本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本就要做的事情上做做文章,何乐而不为呢?\

“嗯……至圣先师之道,百代所崇,传祚袭封……此事尽快落实下去,潘振,由你去执行。”

说实在的,朱久炎对于所谓万世一系的孔家并不怎么感冒。孔子是至圣先师没错,对国家与民族的贡献也是极其大,影响万世,但他的后代却不一定能学到他老人家的德行。这一千多年来,孔家出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不胜枚举。

孔庙可以拜,但本心上朱久炎是想断绝孔家的爵位承袭的,避免大家学习孔家搞家族传承垄断官位这一套。可是到了这个位置,很多事情只能从大局这方面来考虑。

孔家世袭的衍圣公不过是个象征意义的爵位,对朝局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要避免家族传承垄断官位,主要在官员铨叙的时候严格把关,用稳定的流官制和打破官、吏界限以及吏的世袭,这才是杜绝门荫、保证社会阶层流动性方面的根本做法。

门荫这东西也不是一两代明君能够杜绝的,别说是现在了,即便再过一千年都没法改变。朱久炎可不认为他有那么大的本事,相较于大明江山的稳固,给孔家荫补真的只是细枝末节的事。

更主要的是,新朝初立,他还如此年轻,以后有大把的机会定制、修改这些明显留有后患的政策,他也相信到时自己更有实力,规则是可以修改的,只是修改的能力掌握在强者的手里。

隋炀帝、王莽执政时出台的很多政策,大都出于好意与公心。但好事情一旦做得太多,也就成了坏事情。阶层利益的触动太大,在地方上引起强烈的反弹,将是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在建立起绝对权威之前,朱久炎还得按照千百年来形成的规矩来,目前还是需要集中所有力量,解决统一这个问题再说。

朱久炎倒是也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彻底改变社会经济基础的工业革命,让大明尽快走上新的道路,不至于在后世差点被蛮族覆灭了久远的文明,被大海彼端的西方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