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蛛丝马迹(2 / 2)
于是他花了点心思弄到了数年前莫春山操盘某支年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三百的基金交易记录,连夜看起来。
何莞尔不知疲累一般,再一次核对了手里的交易资料,确认无误后,和刚刚看完的陈清交换意见。
而何莞尔和陈清的结论,惊人的一致。
陈清对着屏幕发了好一阵子呆,感叹道:“他的操作几乎都是恰到好处的,甚至避开了那次因为熔断引发的股灾。我觉得哪怕有内幕消息,他也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我真怀疑他出生的时候老天爷给他开了金手指。”
“我不相信这是人类能做到的事,”何莞尔笃定的语气,“这样精准地判断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还能在两个重量级大佬轧空和逼空的夹缝中盈利,太魔幻了点。有没有查到他诸如建老鼠仓之类的违规行为?也许这可以解释他当年买st股票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陈清摇了摇头,说:“至少从警方和证监会的记录来看,没有,而且如果有的话,他早该被抓起来了。”
林枫听得云里雾里,脑子转了好半天才明白她们说的是什么。
三个人里,何莞尔对股票交易自然熟悉很多,除此之外的陈清,也颇有研究,就是本来学痕迹检验,后来又专供审讯技能的林枫,几乎没有操作过涉及到股票、金融领域实务的经历。
他不是太确定,试探着问何莞尔:“你们是说莫春山以前跟股神一样,现在给那些公司大佬们提供的消息也让他们赚了大钱,然后,莫春山顺利地从这些公司那里取得了融资。而现在我们怀疑这些融资的钱会被莫春山卷包带跑?”
看到何莞尔点头,林枫拍了拍桌子:“他自己有钱不就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赚钱?何必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林枫的话糙理不糙,何莞尔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莫春山要是纯粹为了敛财,完全可以像几年前在金融行业那样呼风唤雨,他能够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别的老板赚钱,那也完全有能力自己来赚这个钱。
要是判断精准,区区一次做空就能赚好几亿,根本没必要大费周折收购个建筑类顶着上市公司壳子的企业,然后接个复杂的ppp项目,再用这项目吸引别的企业的融资,还支付高额利润——这完全是赔本赚吆喝了,莫春山莫非是吃饱了撑的?
打擦边球利用金融证券赚钱,风险虽大还可能涉及内幕交易罪,但总比背上一个非法集资罪名的好——要知道,后者的量刑可比前者重很多。从犯罪成本来说,除非莫春山是个傻子,要么真不用如此多此一举。
林枫想了想,摇着脑袋总结:“总之,现在事情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第一,莫春山的清白的,他就是想做好这个工程而已;第二,莫春山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卓安然,他这一切布局的目的,非法吸存的可能性不大,洗钱也有待考证,很可能他的目的,我们目前都没猜到。”
“说了等于没说,”何莞尔发了句牢骚,又揉了揉太阳穴——那里突突地跳着,一直在疼。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