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抄袭(2 / 2)
一群女生几个哈哈笑,几个呵呵乐,有人吃喝不搭理。齐清诺制止杨景行:“别,我怕我受不了。”
年晴却和朋友对着干,叫要回座位的杨景行:“来,我们考验她一回!”
齐清诺手里还拿着筷子就一把抱住年晴大声央求:“不要伤害我……”
继续说笑着吃喝,蔡菲旋问杨景行:“你经常跟她们一起玩?”
杨景行说:“我脸皮厚。”
蔡菲旋笑笑,又问:“刘思荣你认识?”
杨景行点头:“知道。”
蔡菲旋挺好奇:“你觉得他人怎么样?”
杨景行说:“不了解。”刘思荣在学校也是有名气的,弹一手好吉他,也能写歌,快毕业了。但是他两年前就已经在学校外兼职做dj或者和几个搭档做场,许多学生都羡慕传说他已经靠着自己的努力首付买房了。刘思荣和几个搭档的活动教室在北楼四零五,就四零二斜对面,偶尔会和杨景行碰上,说过几句话。
蔡菲旋笑得似乎很有深意:“这个人是有点烦,同学中没什么人理他。”
杨景行笑:“那我要了解一下,吸取教训。”
蔡菲旋哈哈了几声后认真探讨:“我觉得他有点搞不清状况,别人做的什么都不行,真比他好了就是抄袭,无语!”
刘思蔓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接着说:“根本完全不一样!不知道他怎么想的,还对比!”
嘿,这事杨景行还不知道。原来昨天学校的论坛上有人发帖说《豆蔻》的前面有一段涉嫌抄袭一首法国歌曲。发帖人还把这两首歌曲都贴出来让大家判断,大部分的结论是勉强能说两首歌有两个乐句碰巧相似了,但是抄袭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一段在两首歌中的位置完全不一样,而且都不是重点,此外,那首摇滚的法语歌真的很一般,整体上和《豆蔻》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全世界那么多人写歌,一两个乐句的相似,根本是无法避免的。
发帖的是个神秘id,但是论坛上大家熟悉的刘思荣的id对发帖人的看法表示了些许隐约的支持,原话的一部分是“我感觉《豆蔻》的作者可能是在听了这首歌之后才进行创作的,但是创作上的借鉴不能全部说是抄袭,也不可能都让作者注明参考了什么……”
本来这事没什么了不起,大家争论的同时学到一点东西就算了,可刘思荣身为音乐学院的一个人物,在关系着另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人的帖子中发表那样的意见,就要让人怀疑居心了。
刘思蔓有点不相信,再次问杨景行:“你不知道?”
杨景行挺无辜:“没人告诉我,你们都知道?”因为学生少,大家也都不闲,所以音乐学院的论坛平时都比较冷清,只有出猛料了才会热闹一会。可是因为圈子小,大家都站在这一小块地盘上,所以平日里也出不了或者不敢出什么大页浏览器。
杨景行打开了浏览器,喻昕婷就连忙伸手在键盘上点啊点,输入学校论坛的地址,进入网页。
杨景行小声劝告:“别看了,丢人。”
喻昕婷只是摇头,眼睛盯着屏幕。无线很慢,打开网页也要好一会,喻昕婷急得刷新了几次才肯耐心等候。
终于进入了“校园趣事”这个看起来很愉快的版面,第一页最上方就是变色字体的醒目标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程瑶瑶上榜新曲《豆蔻》与法国小天后**新单《rouge》之类同”。帖子很火热嘛,都有三十多页回帖了。
喻昕婷的手指在触控区画啊画,鼠标对准后杨景行帮忙点击进入。主帖的内容并不多,只是先简单地说了两句抄袭的害处,好像是一来就给杨景行定罪了。然后接下来就是两首歌曲的播放链接,和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时段。有意思的是主帖里并没写两首歌的作者是谁,显得作者只是对事不对人地对这个现象深恶痛绝。
论坛里也有不少无聊人,第一个回帖就是:两首歌都没听过,也不想听。抄袭,早见怪不怪了,严于律己就行。
喻昕婷看得只捏拳头,又戳屏幕上那不负责任的话,怒冲冲眼巴巴地看着杨景行,像是自己受了委屈想要得到同情和正义一样。杨景行却是笑。
第二个回帖的人就指出要点了:《豆蔻》不是那谁写的曲子吗?不错啊,难道真是抄袭?
第三个回帖更是让喻昕婷张大嘴了要叫出来:呵呵,我第一次听那个雨中什么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是想不起来哪里听过。
看到第四个回帖,喻昕婷表情好了一下:凡事要讲证据!《豆蔻》我听了,我不相信是抄的,如果是,肯定是路人皆知的歌,就不用楼主费心了。
喻昕婷看杨景行,发现他的笑容倒浅了一点。
(实在很对不起,这些天实在是没时间。现在好了。)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