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与虎行(2 / 2)

加入书签

这份烫金请帖,乃是一名修为低微的虎妖,郑重其事地送来。

请帖上,龙飞凤舞般写着,“今夜月明,吾将化形。恭请一观,见证随喜。”落款为一个“贲”。

虎谷弟子,若未化形,只有名,且这个名,多为一个字。这个名为贲的虎妖,悟虚来了这么久,也早已知道,乃这虎园众虎妖之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前几日,他便不见了踪影,想不到却是要化形了。

老实说,悟虚还未曾观摩过妖族化形。莫说,有这颇为得体的请帖,便是没有,悟虚若是得知了消息,也自会去看个热闹。当下,悟虚便应允了。

打发走小妖之后,悟虚还琢磨起来,要不要送礼,送什么礼。毕竟,这化形,乃是妖修一件大事,类似于人族修士晋升真人层级。

“他奶奶的,这个贲,我们还喝过几次,如今老子也勉强算是他的辅导老师,接了这罚款单,若要去,还须得准备一下贺礼!”悟虚坐在石板上,背靠着一棵大树,翘着二郎腿,一手摸着光头,一手摸着浑圆的肚皮,心里骂骂咧咧,同时又一次万分懊悔自己当初寂灭法界之举。当初,自己毅然寂灭了法界,顺带着将许多小玩意儿也全都给毁了。如今,悟虚身上拿得出手的,也就三件事物,海音螺,九叶青莲灯,星云竹,但这些,悟虚却是一件也不敢显露出来,何况悟虚也不可能将其中一件充作贺礼。

为防万一,悟虚早将九叶青莲灯和星云竹,丢进海音螺中去了。而海音螺,悟虚则将其放在了法界本尊莲座之下。这且不提,悟虚想了片刻,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到时候再说吧。悟虚站起来,怕拍屁股,朝着附近的竹林走去。

这后山虎园,占地极广,悟虚得到认可之后,便有了一席之地。周炎,那老头,亲自出面,为悟虚划定了一处方圆百里的领地。这领地上,有山峦,悟虚自己修了一个简单的洞府,除了山峦,还有一个湖泊,一片竹林,还有各种珍奇树木,花花草草,按照后世的标准和说法,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植物园。

闲暇之时,悟虚除了和众虎妖玩耍之外,也喜欢不时独处,如山野隐士一般的生活。有时候,悟虚在湖泊边,对着湖光粼粼的水面,在竹林中,对着碧绿光滑的竹节,一动不动,便是一两个时辰。远远看去,颇有些“格物致知”的做派。

这一次,也不例外。悟虚光着膀子,大摇大摆,进入竹林之后,步伐便越来越懒散和拖沓,就那么三五步,竟然便停了下来。他站在那里,闭着眼睛,呼吸若有若无,竟似睡着了一般。他的头顶,有一团灵气,逸散出来,飘荡向四周。渐渐的,竹林中的灵气似乎浓郁了几分,变得更加翠绿,而悟虚的气息,变得虚无起来,身体也有些模糊,似乎也要逸散,也要飘荡向四周。若是有别的修士,在此,定然会大吃一惊,因为若是以肉眼相见,悟虚分明站在那里,但若是以神识感应,悟虚却根本感应不到,好似不存在一般。

天外天,玄阴即月球,所谓明月,不过是大阵演化,却也逼真,让人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

当高空那一轮明月出现之时,悟虚仿佛如梦方醒,他头顶不再有灵气逸散,掌心却多了一片淡淡的青色竹印。悟虚摊开手掌,低头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走出竹林,朝着某个方向,负手而立。

灵气翻腾,虎啸四起。悟虚正要细观,却忽然有两道强横的神识,横扫人雅士,所谓的田园山林之乐,无不是山野之中,与花草树木为伴,追求一种恬淡的生活。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什么“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少有悟虚这般,啸聚山野,与虎共舞,野蛮之中藏勃勃生机,咆哮之中抒生命情怀,身内身外,皆是众生,众生平等,人妖不分,泯然大隐。

又像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修行。悟虚以曼陀罗大法界法门,容纳百虎,齐共修行,渐渐有道场之感悟;同时,又以曼陀罗大法界法门,还诸于内,一具肉身,即是一界;再然后,一湖一竹,一草一木,凡有情之生命,皆在法界道场之中。时常迷失自我,总觉此身非吾身。偶尔狂妄无边,天地万物,凭心而论。

有诗为证

山中与虎行,法界转有情。

此身非吾有,天地是我心。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