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人鬼分(2 / 2)
。。。。。。
大周朝京都的护城大阵,所有禁制,似乎对于天妖而言,都不存在。天妖甚至挟裹着悟虚,无视那些逡巡而飞的执法修士,大摇大摆地疾飞,在空中带起一阵剧烈的灵气波动。
不出悟虚所料,天妖将悟虚又带到了那个天心殿。此刻的天心殿,仿佛又成了一座大海中孤岛,外面看不见一个人,灵气如迷雾深锁。仿佛是有感应一般,天妖带着悟虚飞不停,那殿门却是自动打开一条缝隙,随后又悄然关上。从进入大殿开始,便有数道无形的威压,不知从何处,齐聚而来,犹如万重山,愈是往前,愈是恐怖,压得悟虚喘不过气来。
“前面太过凶险,你且进入你那海音螺中去吧。”忽然,天妖传讯给悟虚,顺带着还一扬手,为悟虚撑起了一方临时结界。
悟虚感激地看了天妖一眼,一言不发,随即祭起海音螺,遁了进去。当然,悟虚没有完全封闭海音螺,还保留海音螺对外的一丝感应,然后驱动着海音螺随着天妖前行。不然,要是自己到时候不知道要干什么,谁知道那些通玄大士会怎么对自己,说不定把自己连同这海音螺完全封闭在哪里,岂不是惨了?
渐渐地,悟虚感觉,仿佛,似乎,宛如,天妖带着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具体的也说不上来,因为已将外界几乎尽数屏蔽,只是借着那一丝残留感应而有所直觉。
但这感应,却忽然被天妖给屏蔽了。外面的世界顿时隐去,似乎天地不存。悟虚只得在海音螺中,以观音菩萨法相,显现继而观照四方。
海音螺中,颇有众生,见悟虚以观世音菩萨法相隐约现,纷纷而有所感应。这一丝丝一缕缕信愿之力,齐聚而来,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悟虚忽有所悟,此海音螺一界,岂不是恰似自己追寻的肉身一界么?自己好似菩萨或君王,但却须得热爱护持他们,且不能肆意妄为,而他们也须得尊自己为菩萨或者君王,信守奉行。这其中,最最关键的,说到底,便是平等与信任。自己在这海音螺中,被尊为菩萨,自己却不能自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菩萨,自己其实与他们究竟无差别而平等;而他们对自己的叩拜,无非是一种尊崇,一种基于内心的信(任),而产生的认可和尊敬,并以此认可和尊崇而生起丝丝缕缕的信愿,汇聚在悟虚这里。
从这个角度来讲,悟虚觉得,其实自己不是主宰,而是一个身负重任的人,这份重任,不能辜负,只能赴汤蹈天祥,沉默了片刻,缓缓踱步,吟诵了起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天祥低吟浅唱罢了,忽然慨然而歌。
一种别有意味的气息,喷薄而出,激射而出,如刀剑,如弓弩,虽依旧阴森冰冷,却由黑色转而变成雪白之色,却浩浩荡荡,连绵不绝,好似战死的士兵,虽化为厉鬼,也要冲锋向前。
天妖的身影,忽然显现,随后又猛地睁开双眼,注视着文天祥,口中射出一道黑色的血箭。那道黑色血箭,并没有直接朝着文天祥飞去,一出天妖之口,便随即碎灭,化作一团漆黑的气息。
就好像,一滴浓墨,掉进一池清水。这团漆黑的气息,随即扩散开来。只一个呼吸间,整个屋子的大半空间便陷入黑暗之中,似乎永远消失了一般。
文天祥徐徐飞升起来,伸开双臂,仰首对天。他的嘴唇,微微阖动着,似乎在暗自呢喃,又似乎根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他浑身却依旧释放出方才那般的气息,甚至比方才更加雪白,更加冰冷。
待到悟虚有所感应,从海音螺中出来之时,便发觉自己身在一片幽暗阴冷之中,只看见文天祥下半身也不见了,只有上半身还有散发着阴森的鬼天祥,对着悟虚拱手说道。
悟虚收起海音螺,仔细打量着文天祥,觉得文天祥似乎多了些不同的地方,但一时又说不上。
文天祥见此,淡淡一笑,复又说道,“方才天妖前辈,似乎中了鬼宗宗主的十方幽冥指,却是借着文山与大师之手来疗伤。”
“十方幽冥指?”悟虚轻声念道。
“十方幽冥指,据说乃是鬼宗至高法诀,也是如此鬼宗宗主的成名绝技。据说,无声无息,却能于人识海,种下绝望之意。中此十方幽冥指的,不但灵气不畅,渐渐衰灭,而且随时都会生起生无可恋、自寻死路的念头。纵然真人修士受之,时间稍微长一点,也会变作无头厉鬼,甚至舍弃轮回,”文天祥,缓缓解释道。
“原来如此。”悟虚默默回想着方才的情景,然后看着文天祥,笑道,“但道友,此番却似乎是因祸得福。”
文天祥复又对着悟虚拱手说道,“倒是多亏了悟虚大师,为文山争取了些时间,文山这才能借助当年人世间在黑龙骸骨上获得的一些模糊记忆,于死亡之中又再重悟那种绝望意境,并走了出来。”
“那,道友,如今是鬼还是人?”悟虚,试探着问道。
文天祥,笑道,“文山自然还是鬼身了。人身,肉身,又有何区别?”说罢,遂轻轻啸叫一声,吟诵道:
是人亦是鬼,修行复轮回。
幽冥守愿念,正气永长存。
悟虚顿时也心有所悟,随即和道:
肉身与法界,又有何区分?
本是随缘生,此心即本尊。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