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5章 吹捧么?(1 / 2)

加入书签

【两本书时间节点终于同步,八月一日起《仕途之风云再起》变三更,《官之乘风破浪》两更!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对灯火的支持,灯火还是那句话,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除了不可抗力阻止,灯火坚决不休息!力争为大家献更精彩的作 只要打通川渝市周边交通络,可以形成七大省会城市和一个直辖市的经济圈,经济辐射效应极为明显。www.126shu.com”

作为重生人士的邓华,说实话不看好那种都市圈经济,那是韩日那种国家需要的模式。但是华夏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仅仅是西部地区人口,足以支撑一个庞大的经济区域联盟。

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西部地区各省市还在各自为政,根本没有跨区域合作的念头。在小邓同志心目,如果全国都形成区域合作模式的话,将会给地方经济注入全新的活力!

所以他才搞出西部经济论坛这个创意,小邓同志不认为必须沿海才能创造经济迹,也不认为必须外向型经济才能拯救地方经济,只要有人口红利有了足够的市场,也有了经济崛起的资本!

“而沿公路带形成的经济区,势必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给沿途贫困地区带去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生产技术。同时因为物畅其流,会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企业的到来,这边低廉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以释放,让被人力成本涨困扰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沿海沿边经济区产业转移,本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局面,像改革开放之初,侨州周边工业区都是那种组装工厂,投资商无非是为了廉价劳动力才把工厂设在那边的,而现在这种情况依旧在演。

不同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经济区开始向内陆落后地区转移,商人逐利是天性。哪里生产成本低,哪里有足够支撑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他们会向哪里转移,前提是那里有适合企业生存的政府和政策!

“随着新企业、新技术、新观念的介入,西部地区真正的崛起才会到来,因为这里的贫困更多是因为观念落后,因为全民思维僵化,领导干部固步自封造成的。方说我们不久前去的锦城市,为什么会把锦城模式变成落后模式?因为那里的软硬件设施已经不适合企业生存!”

这位还真敢说啊!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么?问题是小邓同志说的没错,人家一针见血指出的问题,恰恰是西部省市病入膏肓的痼疾,这一点反证的例子皆是!

特别是锦城模式的落末,让很多有识之士扼腕叹息,大好的局面被地方干部玩儿烂了。原本抓了两个王四个二的神牌,却被一帮垃圾玩家玩儿死了,这个真的怪不得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