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二十七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冰与火的搏杀(十八)(1 / 2)

加入书签

卢象升在沙丘上观察了半天蒙古军营,可就是没看到半点蒙古人存放“粮食”的踪迹。按说这里是蒙古人存粮大营,张大帅打仗时最注重敌人粮食存放地,以张大帅的经验判断出的敌人存粮点没看到粮食,卢象升对此很是惊诧。他不相信张大帅会判断失误,尽管卢象升也深知张大帅不是神仙,在战略上也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可在对敌存粮地点判断上张大帅从未有过失误。

卢象升这时从马背上下来,走到参谋们架设好的高倍望远镜前,仔细地打量敌军大营。然而,看到天黑卢象升也没看到破奴军参谋部推断的三十万石粮食所形成的粮山。参谋部古新他们曾经测算过,按照蒙古人勒勒车运输辎重的速度,这里至少存放有三十万石以上的粮食,三十万石粮食加上草料可以填满方圆二里的范围。

此时的卢象升已经经过多场大战,在战争中已不是新手,他开始从不起眼的地方寻找不同之处。最能使人产生联想的问题就是,蒙古人修建护墙河开挖的泥土到哪儿去了,这连绵长达十里的护墙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成。这开挖这么长的护墙河,其取土量一定不少。由此,卢象升把注意力集中蒙古大营中在那三座山丘之上,他这一看还真看出了问题。

按道理,居延海周边有山的地形主要在其南面和西侧,而且这山都不是很高。蒙古人选择的扎营地点是他们传统宿营地,这里被破奴军测绘参谋专门绘制过地图,并无这几处明显山丘。细心的卢象升还发现,蒙古大营中的三个山丘的形状大小太过相似,明显具有人为修缮的痕迹。从这点上卢象升判断出蒙古人搞了一个障眼法,或许蒙古人把粮食和草料隐藏在山丘后。

就此,卢象升推断出蒙古主将的战法。在卢象升看来,蒙古军营把营门设在东西两面,其目的是引诱敌人从这两处进攻。只要斥候今晚探查蒙古营寨正北面护墙外壕沟深度,如果壕沟深达三丈左右时,就表明敌人不想让破奴军从这里进攻,进而基本就可以判定他的推测是否正确。于是,卢象升在大军扎营时,向本部斥候下达了从多个点探查护墙河的深度。

然而,战场永远都是充满变数,意外也是时常发生,从不会按照任何一方的部署来打。当晚,天雄营斥候千总邢玉石亲自带队探查蒙古军营护墙河的深浅,他把一千余手下分成了五队,每个队约二百来人。其中一百人持火铳戒备,另外一百余人分段探查河道。破奴军斥候干这类活本是轻车熟路,架不住河道内结冰,虽然冰层不厚,但探查河道深度就必须敲破河道上浮冰。

破奴军在斥候在东西两面度都没遇到麻烦,可就在他们探查的主要地带,蒙古大营中部时出现了意外。破奴军斥候把总顾晨,带着手下一百余人不打火把,在子时悄悄摸到河道上。顾晨下令分了六个小队,每个小队五人,三人警戒二人破冰放量绳。在居延海寂静的夜晚,野狼因破奴军的到来而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哪怕是很轻微的声响都能传到老远。

顾晨他们用铁钎破冰尽管非常小心,可这声音还是引来了蒙古大营中的反击。黑夜箭矢破空沉闷地呼啸声,预示着蒙古人已经发觉破奴军的行动,在冰层上探查的破奴军遭到了来自蒙古军营的袭击。这次探查破奴军没有携带盾牌,就是怕夜晚看不见盾牌碰到东西发出响声。破奴军一听到来自敌人军营中箭矢破空声,一个个下意识地埋头半蹲减少身体暴露的面积。

破奴军斥候们都是战场老手,他们通过无数次战争后,对身上盔甲的防护性极为信赖,蒙古和女真人远距离射出的箭矢机会不能穿透他们身上盔甲。果然,破奴军斥候耳边听见箭矢扎上盔甲发出的“噗嗤!”声,长长的箭杆在盔甲外晃动只能表明箭矢并未射穿破奴军坚实甲胄。唯一令斥候们感到头晕的是,箭矢射中他们的头盔,大多数被头盔圆滑的表面弹开。可箭矢力道不小,如同一块块石头砸在头上,直把斥候们砸得头晕眼花。

眼见斥候的行动被敌人发觉,破奴军反击就成为必然。黑夜中不知道什么时候乌云遮蔽了星辰发出的微光,面对蒙古人射出的箭矢,破奴军负责掩护的斥候们搬开火铳照门,他们用耳朵找寻敌方弓箭手的大致位置。当千总邢玉石下达各自反击的命令后,他们把火铳对着南方五十丈外毫不犹豫地射出了复仇铅弹。邢玉石之所以下达各自反击的命令,就是因为他从敌人箭矢声中听到了散乱的弓弦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