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惊雷动 万里血原现波澜(四)(1 / 2)
大明崇祯十二年春末,随着建奴入侵大明的主力陆续撤离直隶,明军开始跟着建奴的屁股收复失地。驻扎在张家庄的破奴军亲卫营,加上从朱家湾赶来增援的水师陆战营李春阳部,对建奴辎重存放地三河展开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此战,破奴军和明军天雄营联手,解救了被建奴掳掠的五万百姓,缴获了粮食六万石。至于破奴军截获了建奴多少金银,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奏折中语言不详。对于这种情况朝廷官员们早就熟视无睹,他们都清楚被那个不要脸破奴侯对金银的喜爱,他吃下去的东西就别想着让他吐出来。
好在破奴军没有留下解救的大明百姓和粮食,他们甚至向大明朝廷上交了二十万两白银示好。建奴主力出关,带走了七十多万百姓以及三百万石的粮食,按照朝廷战后估算,建奴一般算计人口只算青壮,要加上妇孺建奴劫掠的人口还要翻二倍,只是这些血流了地数字太过打脸大臣们谁也不敢说出口,至于建奴截获的金银就更无法计数。建奴出关后自然要清算为此负责的人,首先是崇祯皇帝再次下罪己诏,为本次建奴入关负责。(铁血读书随后,敢于与建奴面对面作战的宣大总督卢象升就成为了大臣中责任最大之人。
以监军身份统帅明军主力的高起潜,本来可以召集一帮自己熟悉的官员把兵败鸡泽的屎盆子扣在卢象升头上,落井下石历来是阉货们打击对手的强项。然而,一直都非常活跃的高起潜以病重为由诡异地保持沉默。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从内阁阁老们往下的官员一个个都往其他人身上推。按照常理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蓟辽督师、总督、各地巡抚责任最大,带兵将领中祖大寿一家也是直接责任人,他们将为本次建奴入侵负有全部罪责。然而,辽饷这块肥肉伸手的官员太多,朝堂上大多数官员或多或少都深陷其中。
朝堂上讲究的中庸平和,任何一派利益受损都将揭开辽饷贪墨地盖子。每一年辽饷都在数百万两银子以上,这贪污的盖子要是揭开了朝堂上也就真的没人议事了。大家要想捂住辽饷这个黑幕就必须有政治上的妥协,这妥协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事,替死鬼皇帝都给大家找好了,何不顺从皇帝的意思整死一个卢象升换取朝堂上的一团和气。私底下商议好了一个结果后,廷议时很自然有了结论。宣大总督卢象升在建奴面前畏敌惧战,致使友军被建奴打败。宣府镇万全都司副将常亮,聚兵造反毁关墙逃出大明地界,身为宣大总督的卢象升罪责难逃。
廷议时,常亮造反这事儿谁也不敢说得太过火,大明现如今连建奴都打不过,要是把常亮叛逃到破奴城这事指向过明,那个比建奴更为厉害的破奴侯铁定造反。大家都把这事说得模糊也算是给了破奴侯一个脸面,接下来处理卢象升这个问题时,破奴侯就不得不在政治上进行退让。政治在于利益交换,朝廷不追究常亮裹挟数十万人到破奴城,朝廷重臣们都认为爱算账的破奴侯一定能算清,用卢象升一个人换取数十万人哪个更合适。果然,廷议时破奴侯一系官员在左副都御史毛羽健的带领下全部都成为了哑巴。
破奴侯一系官员装聋作哑,后面对卢象升的处罚也就顺畅多了。最后,阁老们和责任最大的人全部都罚半年到一年的俸禄,也就是最狠的被罚了存在于书面上的一千两银子了事。而卢象升则被定下夷灭三族,“大辟”(斩首)大刑秋季问斩。当这个廷议的结果出炉后,一直没说话的毛羽健待这个文报刊登上邸报后开始反击了。毛羽健联合一帮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们,天天上奏章讥讽朝廷重臣们无耻行为。御史们叫嚣,皇帝都能下罪己诏,这些最该负责的人用数百两银子就能脱身。要按这样算,卢象升的罪责不过是三百两银子的事儿。
毛羽健带领一帮御史们上蹿下跳,把整个朝堂搅得是天翻地覆,重臣们都在观望破奴侯的下一步动作。等了近十天,破奴侯张平安上奏章为卢象升求情,话里话外卢象升曾经与破奴军一同抗击过建奴。破奴侯在奏章中言道,卢象升即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还有疲劳,对于这样的功臣朝堂要考虑他的脸面。从破奴侯张平安的奏章中,这帮老官僚们一下就读懂了破奴侯的潜台词,那就是要给卢象升留脸面。这个留脸面就是说大辟这个刑罚有些过了,人讲究的死也得留个全尸,夷灭三族这事自然就别提。
于是乎,杨嗣昌与破奴侯府新任管事曲国政进行了政治交易,卢象升被抓到京城的家人送给破奴城宣慰使司,名义上给了流刑三千里的处罚。至于卢象升本人的处罚双方达成了妥协,改大辟重刑为鸩毒(饮鸩止渴就是这么来的)留卢象升一个全尸。由于朝堂上的官员都希望卢象升早点死,卢象升死了这事儿才能早点完结,身上有屎的重臣们才能真正解脱。曲国政又等了十来天,最后同意了杨嗣昌早点杀死卢象升的要求,曲国政的交换条件是,卢象升死后的尸体交由离京返回的破奴军带回破奴城安葬。
↑返回顶部↑